高考文学常识练习.doc
第PAGE41页共NUMPAGES41页高考文学常识例题与解析练习一一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1995年高考题)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这里没有什么解题技巧可言,如果缺少一个知识点,就不敢断定一个选项是不是对的,或者是不是错的。如果恰好知道《鲁滨逊飘流记》不是塞万提斯的作品,而是英国作家笛福的名著,塞万提斯的名作是《堂•吉轲德》,立即就会断定答
古代文学简答.doc
PAGEPAGE2简述西昆体的特点1.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2.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3.大量用典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简述苏轼词的风格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
论萨特的文学主张.pdf
11 白 年第 期西北大李学报椒 22 第 卷!∀#∃%&∋∀(%∀∃)∗+,−)#%./,∃−.)0/341 论萨特的文学主张杨昌龙·让一保罗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家。研究他的文学主张,对于理解他的作品,比较它和现实主义文论的异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份,自觉抵制其中的谬误,都是十分必要的。、萨特的文学主张,散见于他的许多理论文字书评及采访谈话之中,但是,比较集中地产。表述在5什么是文学6》55789:;一997894<4=;;9><;8>96》?这本专论里本文想以它。为
文人护法文学.ppt
第四章文人护法文学一、佛教对文人和文学创作的影响1、是对佛教教理、教义的接受和理解“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耳。”——晋朝文人孙绰“孔、老、如来,虽三训殊途,而习善共辙。”——刘宋文人宗炳2、佛教对于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最终目的等问题,提出了与中国传统观念全然不知的新鲜解释,大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有经数十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粗,无所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生死报应之际,莫不瞿然自失。——袁宏
文学概论 审美界说.ppt
审美界说审美的内涵文学的独特表现领域:文学是人学正确处理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文管--文学常识.pdf
语文学习计划.docx
语文学习计划精选语文学习计划汇编5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学习计划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语文学习计划篇1初中升入高中,在学业上对学生而言可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初中与高中相比,无论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等各方面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在暑假里进行有计划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初中升高中的同学,在暑假里应当如何对语文进行学习?对语文的学
徐志摩的文学常识积累.docx
徐志摩的文学常识积累答案:剑桥大学的所在地解析: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后被后人改编成同名歌曲翻唱。再别康桥(原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
【精编】励志文学.docx
励志文学篇一:古今十首励志词古今十首励志诗词闲来无事,斟选十首古人励志之诗给众人分享一下,可供平日鼓励本人。所谓励志,倒非是说诗歌本身是为励志而作,只是诗中的那些气骨,实是可另人在窘迫之中,如有明灯相指。第一首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况且我辈孤且直。鲍照一生颇不得志,沉沦下僚,毫不容易遇上一个求贤假设渴的临川王刘义庆,偏偏又是个短命王爷,刚获赏识人家就死了,无奈只
文学作品的教学.doc
文学作品的教学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训练鉴赏能力巴尔扎克曾给艺术作品下过十分精辟的论断:“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在语文课本中,汇集了数量众多的经典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些文学作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感情真挚,情节感人,语言优美,是经过时间洗礼考验的好作品。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作品,与作者坦诚相见,促膝谈心,幸福着作者的幸福,悲伤着作者的悲伤。与名家同呼吸。语文教学,就是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的特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教出语文味。这就是语文教师的使命。那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