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1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能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拼图以及三角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活动,来感知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认识和熟悉生活中的全等图形,认识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在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来感知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教学难点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教学关键对三角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等活动,感知全等三角形图形变换中的对应元素的变化规律。课前准备:课件、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一)导课:象这样的图片,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你还能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吗?[学生举例,集体评析]动手操作1在白纸上任意撕一个图形,观察这个图形和纸上的空心部分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知道的?[板书:能够完全重合]命名: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称----全等形。[板书:全等形]刚才大家所举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也都是全等形。(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动手操作2---制作一个和自己手里的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定义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板书课题:13.1全等三角形,]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表示(一)自学课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二)检测:1.动手操作思考的操作步骤,抽三个学生上黑板完成(即把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新的三角形)思考:把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归纳: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它们依然全等。2.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以黑板上的图形为例,图一、图二、三学生独立找,集体交流)(1)对应的顶点(三个——重合的顶点(2)对应边(三条)——重合的边(3)对应角(三个)——重合的角图一(平移)图二(翻折)图三(旋转)归纳:方法一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方法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另外: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3.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抽学生表示图一、图二、三的全等三角形。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请写出平移、翻折后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角,相等的边。三、课堂训练1.下面的每对三角形分别全等,观察是怎么变化而成的,说出对应边、对应角。2.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如图)线段AB、DE是对应线段,有什么关系?线段AC和DF呢?线段BE和CF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若∠A=50º,∠B=30º,你知道其他各角的度数吗?为什么?3.议一议:△ABE≌△ACD,AB与AC,AD与AE是对应边,∠A=30º,∠B=40º,求∠ADC的大小。小结:1、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五、作业:课本33页第1题,第2题.板书设计:全等三角形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全等三角形性质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历史年级高二年级教材版本人民版题目《追寻生命的起源》《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教学同步教学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和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本专题主要叙述了物理学、生命科学和人类生产力发展进步的过程。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化论,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革命”,下启第三、四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必修3专题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意图与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产生背景和影响,认识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及其根源。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具体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