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十四五”时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各环节数据流通共享,实现制造业价值链重构;借助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激活长期积累的优势基础,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作用;运用智慧城市创新治理体系,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民生需求。根据《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编制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战略态势“十三五”以来,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增加,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凸显。目前,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培育了城市特色数字产业的发展基础,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一系列先进产业集群实现了量的积蓄和质的提升。未来,城市需要进一步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开辟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为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新样板。(一)发展基础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正逐渐与城市农业、制造业、物流等产业领域有机融合。全市重点制造业企业陆续引进智能化数控加工和检测设备,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具备先进制造水平的万吨水泥生产线数字化平台基本建成,初步实现了设备的远程操作、人机协同。智慧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一品一码”全程溯源系统建设完成,智慧物流系统投入运行。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城市已建成大数据产业园、智联云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等多个数字产业园区。商业航天、红色旅游、中医药等特色数字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商用航天测运控标准化产业联盟成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206亿元,引进电子商务企业26家。城市光电子集成产业园建成运行,促进了基础材料、电路板设计、封装测试和光学器件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的形成。数字政府框架初现。智慧型数字化社会治理云平台启动上线,分别建设了城市运营中心服务管理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协同办公、APP、新型智慧社区、大数据市场监管等五大应用系统。智慧城市(一期)已录入39家市级部门共278项550余条数据,已接入25个部门共54个业务系统,基本完成录入接入工作。人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地理信息库、信用信息库、宏观经济库等六大“城市数据资源基础库”已启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城市是首个“5G+光网”双千兆商用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市域内重点园区、枢纽、公共场所区域5G信号全覆盖,累计建设并开通5G塔类基站688个。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加速普及,乡镇以上区域千兆宽带加快覆盖,行政村光网全覆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雪亮工程”建成投运。数据中心规划和建设步伐加快,红色数据湖建成运行。数字经济集聚引领作用凸显。城市数字经济工作自2017年全面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各类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并依托园区形成相关产业集聚,搭建了工业品电商、智慧物流等数字平台,汇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企业、技术和人才基础。商业航天等特色数字产业全面铺开,积累了大量的卫星测运控和遥感数据。水泥、电解铝等特色制造业集成应用先进数字技术和工艺装备,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拓展性,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创造了条件。区位交通和生产要素条件优越。城市传统的煤炭采掘等支柱产业规模缩小后仍保留大量工矿仓储用地,形成化工产品、煤炭、水泥等大宗工业品原材料仓库,同时,城市还是部分工业中间品(如水泥、电解铝)的重要生产基地,可以作为工业品电商、智慧物流等融合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低成本物理空间。在生产要素方面,制定了优惠激励政策,在用地、电力及劳动力价格等方面拥有承接大规模投资的成本优势。(二)存在问题市场主体小、散、弱。在平台化模式和网络效应的驱动下,数字经济对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要求较高,大企业由于技术、平台、客户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更为凸显。城市数字经济体量较小、布局分散、产业链个别环节缺失。目前引进和培育的数字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企业偏少,市场知名度和业务范围普遍较小,难以形成集群效应,2019年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在库企业4余家。这些问题制约了城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发展也面临天花板困境。资金来源亟需进一步拓展。围绕数字经济各领域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金融市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