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一、发展态势(一)国际发展态势。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注入新活力。从宏观统计数据来看,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日益提升,从企业微观数据来看,全美市值超3千亿美元的5家公司全部为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二)国内发展态势。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高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自2013年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与美国的差距逐步减小,增速全球领先,发展潜力巨大。各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均倡导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顶层规划和实施意见出台,并设立大数据发展委员会/大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管理局等新机构,统筹协调数字经济发展。比如,出台数字经济专项行动计划和政策,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面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持续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提出“向全球数字经济第一方阵迈进”的目标。二、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据统计,我市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2920亿元,占GDP比重37.3%,高于全国和安徽省平均水平,数字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资源聚用成效明显。一是快速推进数据汇聚。市级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完成建设,共汇集数据221亿条,电子证照系统完成身份证、营业执照等114类、4676万证照数据入库。二是扎实推进数据共享。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4328项,累计共享交换数据69618次,在全省率先实现数据跨层级跨区域共享。三是着力推进数据应用。推进全省首个交通超脑建设,每天接入数据1.9亿条,试点区域通行延误时间减少20%;在高新区建设全省首个区域经济大脑,为2218家企业精准推送政策,累计发放奖补资金7214万元。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根据统计,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852.6亿元,占数字经济总量29.2%。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2019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12.1%。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2019年规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18亿元、增加值增长31.4%;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超230家,投资22亿元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正式签约,晶合12英寸驱动集成电路月产能达1万片;全球10.5代液晶面板产线产能和良率爬坡顺利,10.5代玻璃基板产线贯通,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主体结构封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9年增加值增长21.7%,入园企业超6家,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五强”城市。大数据产业加速成长,共认定市级大数据企业474家。量子产业初具雏形,高新区集聚量子关联配套企业29家。产业数字化融合加快。根据统计,2019年,产业数字化增加值2067.4亿元,占数字经济总量70.8%。在工业数字化上,全面推动两化融合,全市158家企业通过国家贯标评定,两化融合指数位列省会城市第6;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启动“万家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工业云平台注册企业超30家;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建成57家智能工厂、495个数字化车间,75.6%的“智能工厂”实现产业链协同应用。在服务业数字化上,大力实施“数字+”应用示范推广,金融、教育、医疗、养老、物流、文旅等服务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启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暨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建成智慧医院一期,交通超脑一期示范效果明显。数字技术创新基础扎实。一是科研基础实力雄厚。我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多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10个,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8%,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二是重点创新平台集聚。拥有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音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平台,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数字技术领域重大支撑平台。三是数字核心技术较强。聚焦量子和人工智能两大颠覆性技术,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评测、语音转写、机器翻译等领域技术国际领先。数字基础设施稳步提升。一是网络设施加速布局。持续贯彻落实“网络强国”和“宽带中国”战略,2019年获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优秀城市,建成4G基站7864余座,本地光缆纤芯长度达320万芯公里,实现中心、城区和近郊(县城)4G网络覆盖率达98.7%,5G基站部署超7个,完成50余个NB-IoT物理站点部署,实现市区物联网全覆盖。二是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建设以“智慧城市”安全城市云资源平台为中心、的新一代政务云,积极打造移动云、电信天翼云、科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