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年)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是以智能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以创新发展的信息通信产业为主要内容,围绕数据生产要素形成产品和服务的系列经济活动。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释放协同发展、新区规划建设,依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发布了立足区域放眼未来的发展规划。为贯彻中央决策精神,落实省市、政府的有关部署,制定本规划,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编制依据《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大数据产业规划(2019~2025)年》。一、发展基础全球数字化浪潮中,中国多个区域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产业。2020年4月19日省人民政府印发《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进一步推进数字化产业落地发展。省依托前沿的视野和极具支持力度的政策,走在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前列,已具备发展世界级数据中心产业集群的条件。县区是中国具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县区位优势明显,联结两省,通达七县,是两大经济圈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节点。交通便捷,国道109线、112线纵横全境,高速贯通南北。铁路改造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西接大同、东连北京的交通主动脉。高速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拉近与地区的距离,届时将融入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增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县位于中国几大经济圈辐射地带,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节点,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长足优势。我县气温低、湿度低、空气质量好,有利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高耗能设备采用自然方式冷却,可使数据中心冷却能耗节约40%,且常年气候干燥,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数字经济产业有大量的耗电需求,需要配备充足的电力供应能力,并且电力成本需要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县有优质的风能、光能资源,有较强的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并且有效降低电力成本,打造成本优势,降低燃煤能耗,高水平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发展思路(一)产业集聚发展以协同发展、新区规划建设为契机,统筹我县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将我县打造为具备强有力支撑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数字产业优势区域。引导超大型数据中心、及上下游企业向我县聚集,积极落实产业投资,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布局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强化用地、电力保障和网络支撑,打造政府一站式服务能力,提供加快提升产业要素支撑能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二)绿色循环发展充分发挥我县风能、光能资源优势,同步规划当地区域电网与清洁能源产业投资,以“当地绿色能源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思路支撑我县数字经济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提升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协同建立完善绿色标准评价体系,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实现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融合应用发展大力发展数据创新应用,构建区域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协同省级政务云平台建设和市政务云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我县电子政务项目并进行协同整合,为构建高效便捷的“网上政府、身边政府”的智慧政务提供支撑。依托本地数据中心及下游应用创新能力,结合“两区建设”搭建生态资源数据平台,形成区域生态资源数据库,打造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产业对旅游业的支撑作用,形成“大数据+文化”、"大数据+旅游”等特色产业大数据应用平台。三、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筑实。引进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数字经济企业超过3家,我县数字经济产业投资规模达25亿元。数字经济支撑要素初步建成,落实土地与电网配套设施,同步清洁能源电力供给的投资落实,进行绿电本地消纳循环供应的模式探。到2025年,建成“绿色数字经济产业带”。引进并培育若干具备牵引性和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数字经济企业超过8家,全县数字经济产业投资规模突破1亿元。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完成绿色数据中心循环体系建立,数据中心50%以上用电量由本地清洁能源供应。数字经济与区域政务、生态、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深度融合,开展深度应用。四、重点任务(一)实施产业集聚引导行动做大做强数据关联产业,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我县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积极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引导大数据上下游产业加速聚集,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依托数据中心,积极引进龙头企,大力发展海量存储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设备、智能终端、数据采集产品及大数据一体机等大数据硬件产品制造业,加快推进云计算、边缘计算应用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依托重点数据存储基地,带动数据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