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34《空气的成分》教案【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它无处不在,但很少有人知道空气的成分是什么。本节课将向小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让他们了解到空气中有哪些气体以及它们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2.了解氧气的重要性,知道人和动植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3.了解二氧化碳的作用,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4.了解氮气的作用,知道氮气可以维持空气的稳定性。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展示板2.实验用具:透明杯子、火柴、小纸片、蜡烛3.制作卡片:写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卡片【教学过程】Step1引入新课1.通过展示空气的照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普遍存在,并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知道空气由什么组成吗?”Step2讲解空气的成分1.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通过图片和说明告诉学生空气主要由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2.解释每种气体的特点和作用,重点强调氧气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人和动植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以及二氧化碳对植物的重要性。Step3进行实验1.将透明杯子倒扣在蜡烛上,点燃蜡烛,并用小纸片盖住杯子顶部的开口。2.让学生观察火焰的变化和小纸片的移动情况,并思考原因。3.解释火焰熄灭和小纸片移动的原因是因为火焰使用掉了氧气,而小纸片的移动是由于火焰产生了二氧化碳,使杯子内产生了气压。Step4布置任务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研究。2.要求小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海报或小册子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3.学生可以包括气体的特点、来源、作用等方面的内容。Step5小结与讨论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同学间的分享和讨论。2.整理出空气成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简单复习和总结。【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氧气生成器,通过观察水中氧气的释放来了解氧气的产生。2.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并解释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过程。【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空气的成分,了解到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并了解到每种气体的作用。通过实验和小组研究任务的安排,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小结与讨论环节,巩固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空气成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