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返回首页
行业资料 考试资料 教学课件 学术论文 技术资料 金融财经 研究报告 法律文献 管理文献 社会科学 生活休闲 计算机 经济文库 数字媒体 教材教辅 企业档案
学文库 > 数字媒体 > 文学历史
最新文档

文学批评思索与重建.docx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文学批评思索与重建这些年来,我经常会听到人们关于文学批评的种种不满,批评的诸多痼疾和它的某些恶习积重难返,几乎使得批评的意义与它的价值,还有它的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经变得非常可疑;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文学批评在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应具有的重要功能,人们对它又瞩望甚多,希望它不仅能够振衰起弊,自身获得健康的发展,还更希望它能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我们

2024-09-05
10
24KB

北宋初期文学课件.ppt

北宋初期文学绪论整体样态:诗歌稍逊唐代,散文、话本超越前代;宋词发达,具有含蓄、内敛的美学特征一、宋代社会的特点“陈桥兵变”夺取政权;王道、文治1.政治:重文抑武、广开科举——文人队伍、思想逐步成熟。影响:A.大批科举入官——笼络;君权权威的显示;仕途仅有科举(李世民: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B.士大夫生活优渥(《对雪》王禹偁)C.文人对国家依赖D.思想受到束缚(赵普收钱俶贿赂;宋太祖: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2.经济:“租佃化”程度提高——经济发达——文化需求近世文化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文化都有变化A.

2024-09-06
10
391KB

文学常识:古代主要节日.docx

文学常识:古代主要节日我国有传统的历史,古代有许多节日都保留了下面,那古代主要节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文学常识:古代主要节日,欢迎阅读!文学常识:古代主要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

2024-09-07
10
14KB

高考的古代文学常识.docx

高考的古代文学常识导语: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考的古代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参考。高考的古代文学常识年龄称谓1、孩提:指2—3岁的儿童。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4、黄口:十岁以下。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6、束发:男子十

2024-09-07
10
13KB

中学生的文学常识.docx

中学生的文学常识中学生的文学常识集锦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中学生的文学常识集锦,我们来看看下文。一、常见借代词语:第1、桑梓:家乡第2、桃李:学生第3、社稷、轩辕:国家第4、南冠:囚犯第5、同窗:同学第6、烽烟:战争第7、巾帼:妇女第8、丝竹:音乐第9、须眉:男子第10、婵娟、嫦娥:月亮第11、手足:兄弟第12、汗青:史册第13、伉俪:夫妻第14、白丁、布衣:百姓第15、伛偻,黄发:老人第16、桑麻:农事第17

2024-09-08
10
12KB

南北宋文学常识.docx

南北宋文学常识南北宋必备文学常识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工诗词散文,开宋词豪放之先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2.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凡有井水饮处,皆可闻柳词。3.晏(yàn)殊(shū),字同叔,

2024-09-08
10
20KB

英美文学阅读理解.pdf

2024-09-08
12
4.2MB

文学作品阅读要点.doc

文学作品阅读要点■阅读: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区域内,圈画出与题目有关的字、词、短语、句子、段落,运用相关的阅读知识、思维方法、答题格式,根据题目要求或直接引用,或连缀成句,或概括归纳,或判断、评价、预测。■养成“一看标题联课文,二看题目找区域,三读语境开答题”的阅读习惯。1.标题的作用/含义:文章是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的,题目是不是就是文章的线索.题目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题目是不是比喻句,题目在字面上传递什么信息,在这文字背后还包含着什么深层意义.然后根据自己仔细阅读文章后所捕捉到的主要内容及作品

2024-09-08
12
35KB
首页 分类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