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顾保南专家规划可以是不一样类型、不一样层次和不一样范围的规划期可分为:近期(3~5年)中期(5~)长期(以上):远期15~;远景30~50年车站规划2020年,营业里程10万公里;1000公里“朝发夕归”;2000公里“夕发朝至”;4000公里“一日抵达”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上海市中心城最新干道网规划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第一节规划的特点、措施和环节规划的特点①综合性:需充足考虑交通运送对经济、社会、文化、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和影响②政治性:波及许多部门不一样人的利益,对他们有短期或长期的影响③规划者的参谋作用:规划人员把分析的成果交给决策者,推荐他们认为最佳的实行方案④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既要依托科学分析,又要借助经验和判断⑤持续性:规划需要在付诸实行的过程中不停地定期重新评价和更新处理工程问题的一般措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工程规划过程可分为6个基本环节:①现实状况数据的调查和采集②现实状况诊断分析及目的和政策制定③供应分析④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⑤方案制定、分析和评价⑥编制文献和汇报路网规划的重要环节资料搜集和数据调查搜集历年社会经济资料: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人口及岗位分布数据,为社会经济预测的建立数据基础。在都市交通规划中,还要关注土地运用的类型,各类土地会产生不一样方向和数量的交通流。搜集历年路网路段和节点(交叉点、站点等)的交通需求及供应数据:如交通量及流向、车速、实载率、路段宽度、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为现实状况诊断和交通预测建立数据基础现实状况诊断分析对交通网络现实状况的适应性、交通效率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也称为诊断分析作用:通过诊断分析,可以发现路网交通存在的问题,如各路段或节点的拥挤程度、车速状况、通行能力潜力等,为制定合理的规划目的提供基础供、需平衡原理交通运送需求分析的目的:理解交通运送需求同产生这种需求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交通运送服务(交通运送供应)之间的关系,以预估运送流和交通流的变化现实状况需求未来需求一、需求函数二、供应函数不一样交通设施供应方案的效果有差异三、需求-供应平衡设施不变、需求变化:当需求随时间增长了,由D1曲线变为D2曲线(图4-5),同一设施的交通量会由q1增长到q2,总费用也有所增长设施改善、需求增长:这种因设施改善而引起的交通量增长,称作诱导交通量四、交通需求预测需求模型法建立需求模型的基本环节(1)明确运送量或交通量的度量单位;(2)选择有关的需求变量;(3)选择合适的供应变量;(4)选择需求模型的函数形式;(5)搜集数据,建立数据库;(6)通过多元逐渐回归分析,标定需求模型;(7)分析各变量对需求的影响。四阶段需求分析法OD表及期望线图多种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非机动车分担率%交通量随空间的分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照规划预定的目的和政策,对每个方案的使用性能、成本、效益、影响和实行的约束等方面进行单独和综合的评价净效益观点总效益观点净效益观点使用者效益观点交通运送项目的直接费用直接效益客、货旅途时间节省效益(速度提高、途径缩短)减少停车次数,节省能耗、汽车轮胎等部件损耗减少交通事故间接效益交通容量增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增进土地高密度、高效运用产生一、经济评价42示例1既有公路长10公里。由于通行能力局限性而在交通高峰期出现交通拥挤。提出的改善方案为增长一种车道,其修建费约为1000万元(现值)。试分析其可行性。根据对既有公路上交通量-速度关系的研究和车辆营运费用的调查数据,可建立下述形式的供应曲线:(分/车/km)根据对类似于改善方案实行后状况的既有设施进行的研究和调查,建立改善方案实行后的供应曲线:(分/车/km)上述两曲线绘示于图4-12由图可以看出,交通量小的时候,两者很靠近。为此,对效益的分析比较仅考虑高峰小时时段,这时的交通量大假设每天有两次高峰小时,每年有300个工作日。既有设施上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辆。应用交通预估技术,估算新设施上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为2212辆。运用这两个交通量值作为供—求平衡点,可绘出需求曲线D。假设它们为线性,则可得到需求曲线公式:V=3333–66.66P(辆)由需求曲线和两条供应曲线,可得改善前后的交通量V和车辆营运费P:改善前P1=20,V1=改善后P2=16.8,V2=2212由于改善措施,高峰小时所产生的净效益为NB=(P1–P2)(V1+V2)/2=0.5×(20–16.8)×(+2212)=6723分/公里使用者效益为UB=P1V1–P2V2=20×-16.8×2212=2838.4分/公里整年的总量为上述数值乘以10公里和一年内的高峰小时数600小时。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