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促进全省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实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根据《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制定实施美丽河南、生态省建设等重大政策措施,全力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等重大环境治理工程,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十三五”环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9年,全省达到或好于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51.1%,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20.2%,省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常规监测因子水质达标率为1%,60条省辖市城市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浓度大幅下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50.2%,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13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明显下降;全省10个省直管县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64.1%,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10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初步遏制。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3.62%,森林蓄积量达到17094万立方米,分别比2016年增加1.43个百分点、4158万立方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动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总量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全省电力行业249台总计5760.9万千瓦燃煤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197台总计5485.4万千瓦燃煤机组建成脱硝设施,31台总计1543万千瓦燃煤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40台总计5285平方米钢铁烧结机完成脱硫治理,68条总计28.15万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脱硝设施并完成烟尘提标治理;全省建成县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18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5.54%。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28.72万吨、13.43万吨、114.43万吨和126.24万吨,分别完成“十三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的133%、109.3%、172.7%和140.1%,全面完成“十三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环境风险防范有序开展。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7个重点防控区域重金属削减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辐射环境管理进一步规范,未发生重特大辐射事故,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医疗废物处置进一步规范,处置设施负荷率达到89.63%,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开展了全省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调查工作,将化学品纳入环保日常监管范围。应急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妥善处置了30余起突发环境事件和跨界污染。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与分级管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等工作,扎实推进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建设。农村环保与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污染治理,划定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1209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924个,完成28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省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2015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至12个,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稳定在4.5%。全省受保护湿地面积16.42万公顷,累计建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36处,总面积8.23万公顷。全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8.46万公顷,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5万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共创建国家级生态县1个、省级生态县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04个、省级生态乡镇693个、国家级生态村7个,省级生态村3147个。环境政策和制度逐步健全。修订出台3个地方性法规、2个政府规章、46个规范性文件、6个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6个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目标责任制、差别化审批、总量预算、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环境举报等环境监管制度逐步完善。脱硝脱硫除尘电价、污水垃圾处理收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环境执法司法联动,实行网格化监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728起,挂牌督办226起,实施环保“黑名单”管理201起,区域限批10起,持续保持环境违法严管重罚高压态势,全社会生态环境法制观念和意识不断增强。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目前,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全省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已成为影响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环境污染严重,提高环境质量任务艰巨。我省依然处于环境污染治理的相持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