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英文学习的必备习惯27—听关键字中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练习听力的时候都有一个神圣而远大的目标—听懂任何材料里面的每一个字。只要有一个字听不太懂,就会负面暗示自己没听懂。我上课做过一个实验。首先说为了测试同学们的听力水平,我年一个句子:sheisbeautiful。同学们都会非常鄙视地看着我,于是我接着念sheisextremelybeautiful.Sheisextraordinarilybeautiful.Sheisirresistiblybeautiful.Sheisincrediblybeautiful.Sheissuperblybeautiful.然后问大家听懂了几句?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了。说听懂5句的寥寥无几。然后大部分人都会说听懂3句或者4句。等我走下讲台随机首查同学的时候,就会出现1句甚至是0句的回答。这个例子我从高考听力班到四六级到托福雅思到中高级口译我都用过,结果都差不多。我忍不住想问,所有人都已经听懂了sheisbeautiful。但是我只是在中间加了一个词,4个字里面有3个是明明白白的,只有一个不确定,最后结果却是听不懂?有人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过很少有测试是以75%作为通过标准的。有人说万一那个听不懂的字很重要,影响了句子意思呢?而事实上是这样么?这些修饰beautiful的副词真的有那么重要么?除非它们当中有改变了整个句子方向的否定副词(比如hardly,之类)。那么到底是谁在抛开客观听力事实而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评判我们的听力?是我们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因为好奇和好胜。“像sheisbeautiful这样无聊的句子哥才不在乎呢?听懂那个难的单词才能证明哥的实力。”大部分人潜意识里都这么想。可是就算你是高标准严要求,你是不是可以先把能听懂的确定了再集中精力研习那些听不懂的效果会更好呢?反复因为自己忽略客观事实而给自己负面暗示(我倒是一点意见也没有),最终伤害的可是各位听者,不是么?我不是科学家,不过我相信电脑是模仿人脑造出来的。电脑的核心就是你给它任务然后它负责执行。人脑也一样需要你下达某项任务,比如功夫熊猫里面师父反复跟自己说innerpeace,innerpeace……很多任务我们觉得理所当然,是因为人脑的运转和执行过程如此的顺畅以至于我们注意不到那个过程罢了,不代表它不存在。而从听力而言,你必须要懂得给自己提前下达任务,而第一个任务总是很简单—听关键字。什么是关键字?几乎所有教授听力的老师都会提到关键字,但是到底是什么是关键字?有人说比如first,second,third,but,however等就是关键词,而事实是这些只是提醒你后面内容较为重要的提示词,往往后面的内容里面才有关键词。有人说和题目有关的就是关键词,可是没有题目怎么办呢?何况同一个材料明显可以出不同的题目,而关键词就会因为题目的不同而变化。关键词从来都不是一两个固定的词,寻找关键词两个既定的原则。1能听懂的词里面你认为重要的就是关键词。这里面又是两个层次。首先是我们要在我们能听懂的部分,其次是我们认为重要的。那些本来就听不懂,甚至写出来看都看不懂的词汇,你纠结他干什么?而在那些听懂的词汇里面,一定有相对于你而言比较重要的。所谓重要不重要,和语言本身无关,而和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当时说话的场景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通过平时的中文环境就可以训练。如果担心每个人主观认为的“重要”不一致,我们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关于去寻找说话者想传递的信息。2说话者语调当中的重读慢读重复停顿所涉及的词一般都是关键词。关于语调原则,我很早就写过相关的文章,这里不想赘述。只是想请问,如果一个人说话想传递某个信息,一般情况下他是会强调(间谍考试和高智商警匪对话等特殊案例除外),而通常语调当中,重度,慢读,重复,停顿四个方式是最能够表达强调暗示的方式。稍加注意就可以领悟。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为了不影响听力,这里不给出文本,只给出我们今天讨论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