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语言教案《微笑》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微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语言教案《微笑》1增进师幼感情的教案:夸老师(中班语言)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念儿歌《夸老师》。2、引导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话,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沟通。活动准备记号笔、小锚图片活动过程1、说说自己知道老师有些什么本领?2、教师示范画图画:(1)、老师当场绘画,请幼儿观察老师画的是什么?(2)、说说老师画的小动物长得怎样,丰富句型。(3)、夸老师的本领,学习诗句“老师本领大,样样都会画”。3、新授儿歌《夸老师》(1)、师念儿歌,幼儿欣赏(2)、根据老师画的图画,集体念儿歌。4、指导幼儿仿编儿歌:(1)、老师还会画什么?试着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2)、将大家仿编的句子编成儿歌集体念一念。中班语言教案《微笑》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给朋友带来快乐。2、萌生给别人带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活动准备:1、表情图(正面为微笑的表情,反面为哭泣的表情)2、人手一张空白圆形卡片,记号笔,信封3、挂图(图片)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1、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变脸的游戏。当老师出示笑脸,你们就变成笑脸;当我出现哭脸,你们就变成哭脸。(正是笑脸,反是哭脸)2、谁来说一说,当你表演笑脸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当你表演哭脸的时候,心情怎么样?3、你喜欢哪一张图片?为什么你喜欢微笑的表情?4、总结:原来,微笑会让你们想到快乐的事。二、倾听、理解故事内容。(一)引出故事1、可是,有只小蜗牛却在哭,一点都不开心。“小蜗牛,小蜗牛,你怎么了?”——小蜗牛悄悄的告诉老师,它心里很着急。2、你们猜猜,小蜗牛为什么着急?3、小蜗牛到底为什么着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名字叫《微笑》(二)讲述故事段一1、故事先讲到这里,你们说小蜗牛为什么着急?2、小鸟、大象、小兔都为朋友做了什么?(先出示动物图片,再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对应图片,相对应的讲述)3、那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什么呢?你们有没有帮小蜗牛想到什么好办法呢?(三)讲述故事段二、三。1、你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蜗牛是不是也想到了呢?我们继续来听听故事。2、故事讲完了,小蜗牛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它要给朋友什么?——送微笑3、他是怎么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的?4、朋友们喜欢蜗牛送的微笑吗?他们是怎么对蜗牛说的?5、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能干的小朋友跟着一起说。三、送微笑1、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朋友,森林里的朋友都很开心。2、你们想不想也给你的好朋友带去快乐?3、都想啊!那我们也学学故事里的小蜗牛,等会请你在小纸片上画上你甜甜的微笑,放在信封里,送给你的好朋友,给好朋友带去快乐吧!教学反思:《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在活动开始的第一环节中,我尝试让幼儿看图讲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表达能力比较弱,另外留给幼儿的时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表演的机会。我班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在讲述故事时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较局限,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再听老师完整讲述。另外教师在安排幼儿的绘画活动时,把重点放在幼儿绘画出快乐的笑脸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