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富管理评论——财富管理及金融领域的近距离思考>>>第01期2012年02月05日作者:唐琪交流邮箱:tangqi123@foxmail.com联系电话:18601203470微博交流:http://weibo.com/2606415544/profile?topnav=1博客关注:http://blog.sina.com.cn/u/2606415544《财富管理评论01期》下载请见本人微博所注微盘地址。作者简介: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合作中心客座教授,多家培训机构特聘讲师。致力于财富管理、信托、私人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领域的培训及研究,为逾十家信托公司及金融机构提供培训。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具有律师资格。部分内训机构:2温馨提示:《财富管理评论》所有文章除注明为转载或交流外均为本人原创。如需订阅《财富管理评论》请邮件或微博私信联系本人,本人将为订阅者免费定期发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平面媒体及其他机构如采用或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人邮件联系。培训及其他业务交流请电话或邮件联系本人。3作者寄语:进入2012年,宏观经济层面可变因素较多,悲观或谨慎乐观情绪蔓延金融市场。回首2011年,信托资产总规模首次超过4万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剧增。“财富管理”的社会关注热度远远高于以前。但其中酝酿的风险也不可小视。2012年元月,债券市场上已经发生首例由担保人代偿的发行人显性违约事件。A股走势捉摸不定。金融市场将面临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压力、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压力、经济下行造成的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我们研究思考及出招解决。与此同时,纵观金融研究及媒体领域,对财富管理领域的不甚了解并不鲜见,各类信息虽汗牛充栋但缺乏整理及分析。有鉴于此,本人拟不定期将关于财富管理及金融领域的个人思考汇总为《财富管理评论》,提交给各位读者审阅。此实为自不量力之举,其用意在于抛砖引玉。如能对各位有所裨益,本人将深感荣幸。本人亦期待与诸位的交流。4信托观察:从基础资产管理手段多元化的角度分析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危机”目前,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已经成为信托业关注的焦点。信托业在换牌之后或许将因此经历一次行业信誉的考验和洗礼。对房地产信托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如果部分房地产信托产品发生兑付危机,无外乎是因为信托产品所投入的项目由于项目定位、户型设计、销售等各方面的原因,项目现金流出现问题,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与预测状况相去甚远,项目无法产生足额的现金流用于信托计划的兑付,从而发生“兑付”危机。这种情况在房地产“限购”的背景下尤为突出。由于“限购”政策是在一些房地产信托项目发行之后才出台,这就导致这些房地产信托产品在项目评审和进行项目现金流预测时,没有充分考虑“限购”这个因素,导致现金流预测失准。或许发行这些房地产信托的信托公司也在叫屈:谁又能预测到“限购”政策的出台,或者能够预测到“限购”政策会有目前这样的执行力度呢?随着房地产信托的日益萎缩,信托公司又将目光转向矿产能源信托、工商企业信托等领域。那么,在这些领域,信托公司是不是就会有效规避“兑5付风险”的发生呢?或者说,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危机仅仅是“限购”引发的个案?在这一点,估计大家都没有足够把握和十足的信心。追根溯源,信托产品也是一种金融产品,而金融产品的运行状况则是由基础资产决定的。对信托产品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房地产信托、矿产能源信托,还是工商企业信托,其共性是:这些信托产品的基础资产都是具体项目。具体到一个房地产信托产品,则是信托产品和具体的房地产项目的结合。也就是说,这些信托产品的基础资产就是这个具体的房地产项目。项目的具体运作状况决定了信托产品的运行和收益状况。跟银行贷款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银行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贷款的收益和运行状况虽然也是与贷款企业(也就是贷款的发放对象)直接相关的。但在贷款管理方面,银行已经摸索出了“还旧借新”等各种管理方式。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以“还旧借新”等各种方式为项目提供流动性支持,而非单一性地到期收回贷款。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信托产品在基础资产的管理方面,却只能走“到期刚性兑付”这根独木桥。信托产品结构设计的简单化造成基础资产管理手段的6单一和呆板,绝大多数的信托产品在基础资产管理方面仅仅只采用“到期刚性兑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