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室内合唱与大众歌咏的差距两者在演唱声音上的比较室内合唱的团队一般人数少,以展示音乐的清晰、细腻为特点,对团员的声音要求共鸣点要小,清晰度要高,在声音上追求和谐、统一。它作为一门集体演唱多声部作品的艺术,在继承追求和谐、统一的这一审美特点的同时也吸取了室内乐艺术的一些特征,并且有些类似于西方声乐中的艺术歌曲,因此对声音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而大众歌咏一般都是演唱一些积极向上,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和鼓动人民群众积极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歌曲,并且一般人数众多(60人以上至100人),以展示声音宏大、辉煌的气势为特点。与室内合唱相比,大众歌咏要少些融合度。两者在音准要求上的对比正因为室内合唱追求的是一种声音上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在音准方面也是特别的讲究,对每一个团员它都要求绝对的音准,否则就很难达到声音上的和谐。而大众歌咏一般对音准不会有过多、过严的要求。因为大众歌咏演唱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鼓动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而不是歌曲本身。3、两者在演唱作品处理上的区别“室内合唱讲究精致,作品体裁往往为单乐章,因此不具备宏大叙事品格,不适合表现大型的音乐构思。”[1]在演唱作品时,以声部均衡的和谐美,和声变换形成的和声色彩美为特点,因此对于每一个声部都非常的严格,追求每一个声部都必须要清晰,透彻;尤其在演唱多声部作品时,声部与声部之间要有相对的平衡,每一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既要有独立性,又要在整体上与其他的声部达到和谐、统一。它讲究演唱作品的整体性,所以就算是高潮部分也不会在控制之内。例如:这是由山东民歌改编的混声无伴奏合唱《沂蒙山歌》高潮的一句,从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是高潮部分,但演唱时四个声部都是一个“P”的力度,而且在和声进行上也有色彩美。而大众歌咏大多是积极向上的歌曲,广泛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和鼓动人民群众积极热爱生活,热爱社会,通过这种形式上的有形的内容来推动社会意识的传播,从而使更大范围内的人民群众接受这种积极进步思潮的熏陶,有利于统一广大群众思想,营造团结生动的社会局面。因此,它特别注重音量的大小,尤其是在作品的高潮部分。例如:由陆在易谱曲的合唱《祖国慈祥的母亲》:从这个谱例中,我们能明显的看出为了能表达出歌曲的主题,当我们唱到“亲爱的祖国”时,需要提高音量,达到一个“f”的力度。由此可见,室内合唱与大众歌咏在处理作品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室内合唱比大众歌咏处理得要更精确、更细腻。参考文献[1]周春虎《试谈发展室内合唱的艺术特色及现实意义》,载《音乐创作》,2011年第三期,第146~147页。作者:严瑞军201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