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历史下中国史第二册第四单元经济中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第一课时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及宋元文化(第12、13、14课)一、知识网络(请你速读5——8分钟,识记背诵画“”部分)知识要点:元朝统一;元朝政策的深远影响;元朝的统一政策;时代特点:空前统一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成吉思汗功绩:蒙古族兴起1、12世纪统一蒙古部落2、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结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3、蒙古统一后,发动对外扩展战争,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统一:1227灭西夏1234灭金1271年建元1272定都大都1276灭南宋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学习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崇高的气节文天祥抗元反对民族掠夺,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应值得肯定元的统一,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元的统一巩固了统治,有利于人民生活稳定和经济发展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元世祖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1、重视农业生产2、禁止圈占农田3、治理黄河4、推广棉花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目的:便利南粮北运)隋、元运河根本目的:巩固统治见课本68页图(1)漕运(开凿会通河(临清至东平)通惠河(通州至大都)由杭州直达大都,以大都为中心,将隋运河变曲为直)(2)海运从刘家港出发,远航至直沽,再转运到大都,元代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3、繁华的大都频繁的中外往来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意大利马可波罗写《马可波罗行纪》5、行省制度的建立蒙古空前辽阔,元朝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1、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2、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真实行政区3、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管辖。对后世影响深远。四、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1、汉族外迁边疆,和睦相处,为开发做贡献。2、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迁入中原、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3、原黄河流域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已无差别。4、形成新的民族回族的形成作用: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原因;1、从五代以来,辽宋夏金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到元朝统一,统一促进民族融合2、元代疆域比任何朝代都广大,台湾、西藏正式归入我国版图,辽阔的疆域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3、从民族关系上看,元朝统一后,全国各族处于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联系,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局面,促进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1.灿烂的宋元文化出现的原因:1/政治上统治者对发明创造的支持鼓励2/经济的繁荣3/社会环境的安定4/文化上继承隋唐文化成果,吸收外来文化5/人民智慧与辛劳宋元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最早的雕版印刷出现在隋唐,《金刚经》)2/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战国,制成“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史学成就:1、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从战国至五代的历史。(对比:西汉司马迁《史记》从黄帝到汉武帝,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文学:宋词:词一种心体诗歌,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家:豪放派:北宋苏轼(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宋辛弃疾(特点:豪放风格代表作《醉里挑灯看剑》)婉约派:两宋李清照(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代表作《如梦令》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舞蹈,动作,念白榕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绘画: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的作品《秋郊饮马图》被称“神品”书法:人称“宋四家”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5、“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思想家·培根(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指的是中国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请同学们认真熟记上述元朝建立、宋元科技成就的历史知识,课后家长抽查签字当堂训练第一部分贴近中考(各地中考题)1、[2011·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