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池上》说课设计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2课《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认识“浮、萍、踪、迹、藏”5个生字,正确书写“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2)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童真童趣。2、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诗境。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等。2、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朗读古诗的方法,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人情美。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想象的学习方法。在诗境中学习生字,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感受汉字的音形义结合之美。三、说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激趣:利用已学古诗《江南》引入课题。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利用江南荷塘的美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呈现出江南的美丽景象,让学生对荷塘有一个直观映像,为下面理解池上做好准备。(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相检测一下朗读情况。3.课件出现本课难读的5个带后鼻音的生字,让学生读准确,之后把字放词组中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之后再朗读古诗,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把古诗读的有节奏,有韵味。给学生搭了一个梯子,分散了难点,扎实有效地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流利、读出韵味。(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1.我利用课文的一副水墨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你都看见了什么景物,老师相机的帮助学生根据图理解了什么是白莲,学生看着画面说出古诗中的小娃娃在做什么,之后引出古诗的前两句话,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娃娃紧张与高兴的心情。对于后两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让学生谈感悟体会古诗中的小娃娃的可爱与调皮。直到这里,学生对古诗的大意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进行朗读时,此时的朗读在学生头脑中不仅有画面感,而且还激发出一种兴趣,这时就是有韵律,有情感地朗读了。2.随文指导书写汉字“采”。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写字是我们训练的重点,而且在大纲上多次强调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写字的时间。在教学这个字时,从观看字形的演变到观察字形到老师范写,学生组词扩词再到四字词语的积累,目的就是把写字教学做扎实。四.背诵积累古诗古诗不光可以吟诵,还可以唱呢,会有不一样的味道,想听吗?目的是激发学生喜欢古诗,积累古诗打下一个基础。五.课后反思:1.注重朗读指导: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以字带词、词带句方法读通诗句,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结合课文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对照,感受画面,大致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最后再逐行朗读、背诵积累古诗。2.随文识字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字再分析字是何结构,降低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