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名称分类计数领域科学一、教学活动设计背景大班是一群五岁左右的孩子,两年的锻炼和学习,大都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能配合教师的引导进行教学和思考。但是在整理玩具、书籍等活动中经常乱放只图快,而且动手能力不强,不会与人合作的孩子。二、教学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3.学习用标记、表格、数字等记录自己的分类、计数结果。4.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三、教学活动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计数,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分类标准(为什么这样分)2、教学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四、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学活动11、情景导入:(1)出示课件:朗朗分苹果视频。(幼儿观察后发现朗朗的分类是有问题的,顺势引入课题。)(2)小猫分鱼(两个特征):(幼儿观察后发现鱼的颜色、大小不一样)2.幼儿动手操作:分鱼。(幼儿操作“小鱼”进行“分鱼”:此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2格、4格不等的分类卡作为“池塘”,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需要选择适合的分类卡进行分类)幼儿自由探究、分类,老师巡视,记住几种有代表性的分法。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4.教师记录、总结幼儿的分类方法,并引导幼儿得出哪一种分法最清楚、最彻底的结论。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做好标记和记录。(二)、教学活动2计数,并学习记录“分类计数”方法:1.计数分类结果。(幼儿计数每一种鱼的数量。)2.幼儿计数分类(不同的鱼的数量)结果,老师示范记录结果。3.小结:好了,老师已经记录下了刚才小朋友分鱼的方法和数出的结果了,相信小猫看见这个表格后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池子里有几种鱼,每种鱼各有几条了,它一定会很高兴的。(三)、教学活动3小兔分萝卜:1.出示“小兔,萝卜”教具2.幼儿利用“操作卡”分萝卜,展示、讲述自己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幼儿)3.幼儿计数,并记录分类结果提示语: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小兔看得更清楚?红色的圆萝卜怎么表示?红色椭圆萝卜呢?幼儿思考回答。(幼儿利用提供的纸、笔记录分类、计数的结果,老师巡视、指导)。4.幼儿作品评价与展示。(四)、教学活动4延伸:探究、学习按物体的三种特征进行分类。1.观察:小兔的萝卜(形状、颜色、大小)出示教具:小兔的地里新增大小不同的两色萝卜。2.幼儿自由尝试。(根据时间、幼儿状况随机调整)(五)、小结小朋友们,今天一起探讨了如何分类?怎样计数?大家都学会了吗?(1)郎郎分苹果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能帮郎郎分一分吗?(幼儿能准确的进行回答,教师鼓励)(2)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幼儿如何应用分类和计数,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五、信息技术应用设计1、本课通过视频情景导入既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又生动形象的出示了问题。2、在分鱼环节幼儿通过学具动手操作,在展示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孩子可以通过摁住小鱼拖动来把鱼进行移动分类,想移到那个位置就可以移到哪。真切的感知分类放置的重要性。造成3、在计数过程中幼儿可以直接进行书写、画图形等更直观、直接的呈现。这不仅改善了幼儿教育结果,还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六、教学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应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实施后,效果很好,预定目标得到很好的达成。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各种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做到了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中上有所提高。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引导幼儿先观察再操作,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放法,体现了动手、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达到了教育目的。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些不足,首先在分小鱼环节我给孩子提供了2格、4格不等的分类卡作为“池塘”,有些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分类,有的孩子就会说“我要大鱼放在一起,小鱼放在一起,分两个鱼塘”,有的孩子会说“我要分颜色放”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在已有的认知上去建构学习。其次在幼儿计数分类环节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去计数,孩子就会出现各种计数方法,这样孩子就有实践的基础,最后把孩子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拿出来进行比较,让孩子认识到那种计数方法最简便、最直观,进一步锻炼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中考成绩的因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