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进入新世纪,福州大学正致力于由教学主导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努力把福州大学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学科相对优势,体现教学研究型办学特色和开放型办学格局的我国东南强校,为我国和福建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学校现有17个学院和单位培养研究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全校现有1个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中心,1个省高校分析测试中心,7个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省级文科研究基地,1个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3个省级重点学科。已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电气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社会工作、艺术、翻译、会计、工程管理和工程硕士(含22个工程领域)。●办学规模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近30000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0名,此外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2000多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10万多名。学校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省内外建立了32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党政领导校党委书记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cdb"陈笃彬研究员,校长、党委副书记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fxz"付贤智教授,校党委副书记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csy"陈尚义研究员、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csp"陈少平研究员,副校长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fgh"范更华教授、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wyh"王耀华副研究员、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hmh"何明华教授、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gch"高诚辉教授、HYPERLINK"http://www.fzu.edu.cn/zh/html/portal/20070103121520797.htm"\l"wj"王健教授。范更华教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师资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省优秀专家23人,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6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7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士生导师174人。●科研成果“十五”以来,全校科技经费始终保持高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共获各类科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