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标之后的项目“装修”经常听到有人提:"蛋糕要抢着吃,哪怕一小块!"围绕着市场这个蛋糕,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丰厚的利润与市场份额占有率之间的正比例,但显然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大部分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由于其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但价格却相当透明,不少产品的毛利只有15%都不到,甚至有的品牌的某系列产品,毛利只有5%,大有赔本赚吆喝的架势,因此造成了集成商们无法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从业兴趣不高的情况。为争取更多的利润,集成商们都挖空心思的想办法:以超低价中标之后再做通甲方关系更换品牌,以该品牌某些功能不够强大,或诋毁该品牌的质量等理由入手,若再加上中标品牌的某一个产品因为功能改进或有更新产品替代而停产的情况,集成商更能利诱甲方采购及项目负责人,以期更换掉这种自己无法挣到更多利润的品牌,换上相对来说价格利润及进货渠道能够控制的品牌。于是,项目中标至施工完毕,往往给人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很可能原本以进口高档品牌设计并中标的品牌被换成国内二线产品,但价格丝毫不亚于国际高端产品线。这种手法被誉为集成商行业内的“筋斗云”。翻一个筋斗就能创下丰厚的利润。类似情况并不限于弱电集成商行业,暖通、机械、建筑、电气、纺织等行业都有雷同情况。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一般来说出现项目中标后更换品牌的情况,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1、该品牌竞争对手的销售人员直接做业主工作:不要小看销售人员的三寸不烂之舌,一个新兴的产品,为了打开市场销路,大都采取了强劲的售前推广、鼎力的技术支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物美价廉的价格应对体系。很多时候,往往由于厂家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业主能放宽心采用技术、售后、价格支持一条龙的另一个品牌产品。但这种做法,往往是在标书发标前期就一直在跟进该项目才有机会使出招数,否则想换掉已中标的品牌,哪有这么简单?这里头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并非见面握手这么容易。2、集成商公司为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或者打开其代理的相关产品的更大销路,完成规定业绩而做业主工作,说服业主更换成其更有市场优势的产品,从而攫取更多超额利润,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招标前夕才开始跟进该项目,以低价中标而利润过薄的集成商企业,而中标产品又与其代理产品近似或者说自己代理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性,于是集成商会尽一切可能将中标的部分产品更换成自己有价格优势利润较高的品牌。业方多半非行内人士,对产品性能及技术指标等并不十分了解,有时候只图省事或者说省钱,也就听之任之了,只要上头的拍板,下面的人员只管遵照执行。3.集成商销售人员或项目经理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现如今,大型集成商往往都有自己的产品或者配套服务的软件,公司为实现一定的业绩目标,会给集成商的销售人员及项目经理等相关人员规定业绩,完不成即追究责任,一旦超额完成则有丰厚的回报。另外,集成商在投标之时,往往有其他品牌的经销商与其沟通,示意用某品牌的产品施工,可以给一定的返利,在这种双重经济利益影响下,选用对己方有利的产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自然就会卯足劲做业主或甲方的思想工作。4甲方项目有关人员为了个人经济利益:有人做甲方的关系,无非是在利字上做文章,有人送就会有人拿,暗许了好处,甲方就会开始口头松动,于是写报告提交审批再追加一系列的设备,原本30万可以完成的项目,很可能追加到近百万。并非说甲方相关人员都会发生类似问题,有时候最早的设计思想与项目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的事例也是常见的,所以中标后“二次深化”是必要的,二次深化也就是应对项目的实际情况重新定夺被业内人士戏称为项目淘金的良辰美景,有没有钱赚,就看这一把了。5、咨询和招标公司有关人员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这种情况发生比较少,多半是造价咨询与招标单位为同一家的时候出现的机率更大一些,因为项目造价是为了让甲方更准确的知道自己的项目预算,是否哪些方面可以减少开支,哪些方面应该增加预算,这时候经验丰富的造价咨询公司位置就显得很重要,有不少产品显然是价格过高或者某些品牌的产品因其质量不过关而多次发生验收不顺利的情况,会提出自己针对该项目有利的意见,有时候也有一些产品的经销商为使自己的产品顺利应用于心仪的项目上,往往会与咨询和招标公司的某些人员串通一气,由招标公司利用自己顾问或代理人的身份引导甲方更换品牌使用其他产品。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相信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项目从前期设计到发标再到施工,有可能中间间隔的时间有一到两年,甚至3-5年,由于现在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极有可能出现“采购结果出来后中标产品却停产了”的情形。那么,出现这种情况,集成商是如何处理的呢?让中标集成商以同样的价格提供同样性能的可替代产品吗?有些集成商在投标时就会故意低价投标,用一些将要停产或者技术参数相同的已停产型号低价中标,中标后请该品牌的厂家提供原厂的产品停产发布声明给甲方并声称因产品停产,没法供货,请求甲方换货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