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官方微信:【zjjsks】HYPERLINK"http://zj.zgjsks.com/"中公浙江教师考试网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教育理论复习资料八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包含哪些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3、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的一般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惟力和想像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第二节教学过程1、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统一过程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间接经验)、认识的交往性(师生之间或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4、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6、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主张把知识涵养与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学科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任务不同和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教学过程的展开、行进和发展的程式是不完全一样的。教学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怎样理解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6、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