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安徽省2023-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真题题库加答案解析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陈某因病入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A:准法律行为B:偶然事实C:事件D:民事行为答案:C2.《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任意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答案:C3.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学校承担,如果李某有过错,李某应负连带责任B:王某承担,如果学校有过错,学校应负连带责任C:李某承担,如果学校有过错,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D:学校承担,如果李某有过错,李某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答案:C4.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C:不可能构成犯罪D: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答案:C5.除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外,对共有财产的重大修缮,应经占一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方可。该份额为()。A:1/2以上B:3/5以上C:1/3以上D:2/3以上答案:D6.下列物权中属于担保物权的是()。A:建筑物区分所有权B:留置权C:地役权D:建设用地使用权答案:B7.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甲的自行车,为防丢失,代为上锁。此案中乙的行为构成()。A:不当得利B:共同侵权C:无因管理D:违法行为答案:C8.根据《民法通则》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下列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不满10岁出版自己作品的小作家B: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18周岁的公民D: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答案:A9.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虽然充满着诱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性质,但归根到底,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A:虚无缥缈B:过眼云烟C:无源之水D:空中楼阁答案:D10.担保物权人在其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可以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权利,这体现的是担保物权法律属性中的()。A:不可分性B:物上代位性C:从属性D:优先受偿性答案:A11.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A:自行恢复B:经甲同意后恢复C:不得自行恢复D:经乙同意后恢复答案:C12.以往,人们一直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在科学家看来,在许多情况下却是朋友多了路难走。A:鲁迅在总结交友经验时认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B:当一个人的朋友过多时,比较容易产生孤独感C:交友所获得的情感满足常与付出的成本差不多D:孟母三迁是为了防止孩子交友不慎而多次搬家答案:C13.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按照合同和其他合法方法取得财产的,其财产所有权什么时候开始转移?()A:从财产交付时B:从一方交钱时C:从合同签订时D:从双方当事人认可时答案:A14.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B: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C: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D: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答案:C15.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A:50年B:100年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D:作者终生答案:C16.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A: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B:可以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C: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D: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答案:D17.下列店堂告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是()。A:商店售出7日内包退包换B: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C:偷盗超市物品罚款十倍D:干洗衣物损坏只退还干洗费答案:A18.甲和乙(均12岁)是邻居,某日两人一起出去玩,路上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