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院系:教科院08级心理学姓名:何凌江学号:1013408006论文题目: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青少年犯罪与家庭何凌江08心理学1013408006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不断低龄化的特征。减少青少年犯罪和对青少年进行犯罪干预已经是刻不容缓。从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青少年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家庭,社会、自然的环境影响都是通过家庭发生的。因此,对人的性格最易发生影响,而且影响最深刻的首先是家庭。所以对青少年犯罪的干预首先应从家庭的角度入手,也是最应该关注的地方。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干预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安定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日趋增多,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出于家庭因素激化的犯罪率呈上升势头。因此,如何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将从犯罪青少年家庭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从家庭方面来遏制青少年犯罪三方面来剖析我的观点。犯罪青少年家庭的特点(1)过分宠溺的家庭过分溺爱的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介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偷盗抢劫,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而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无不与其家庭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2)简单粗暴的家庭粗暴家庭的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种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根据模仿理论,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刻都在学习着大人的言行举止,对于大人的粗暴,对小孩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么让小孩成长为逆来顺受的性格,要么就会成为文中所说的,从父母那里学来了粗暴和野蛮。(3)父母形象不佳的家庭由于父母行为不庄严、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比如说,父母某些不良恶习,吃喝嫖赌或者不务正业,这对青少年成长是很不利的,也会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的恶性发展。所以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自己都没有做好,自己是怎么样的,又如何能教育好青少年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呢?(4)气氛异常的家庭家庭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因而他们很少关心子女。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此外,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归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极易成为惯犯或犯罪的心理基矗(5)经济贫困的家庭主要是指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的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这些家庭父母无稳定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小孩中途辍学的很多,若是家中再有一个病人,则更是雪上加霜、债务累累。这类家庭很容易促使孩子很早涉足社会,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男的青少年多半以行窃、诈骗为营生。女青少年则以卖淫为“职业”,而且这些人违法犯罪的意识很浓厚,改造教育的难度很大,抓了放,放了抓,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能正常发育,整个肌体就能健康地成长,家庭稳定,社会就相对稳定。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条件。每一位父母为此都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自觉承担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二、如何从家庭的角度来避免青少年犯罪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监护,在家庭共同生活中,父母的权威愈高,与孩子的关系愈密切,孩子对父母就愈认同,其社会化程度和道德化程度也就愈高,从事犯罪的可能性就愈小;反之,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一类家庭的孩子从事某一具体行为时,往往忘记父母的意见,或无视父母的希望与存在,甚至在逆反心理支配下,故意采取敌对行动,破坏社会的基本准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超然于父母的控制之外。所以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尤为重要,在控制的层面上,有两方面:一是直接控制,二是间接控制。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受到父母较多的直接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从事犯罪行为的机会,但孩子从事犯罪行为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