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山东省岚山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王牌题库及答案(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市人民政府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办公大楼建筑合同,请问双方是下列何种法律关系?()A:民事法律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诉讼法律关系D:经济法律关系答案:A2.2014年,全国城市公办幼儿园仅占学前教育学校的:A:0.075B:0.104C:0.066D:0.096答案:A3.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A: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B:原、被告均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答案:C4.甲委托乙卖掉乡下老宅院子里桂花树中的一棵。乙找到从事收购的丙,丙认为一棵树太少,至少两棵才愿意做这单生意。乙给甲打电话,但恰巧不通,丙对乙说:“都已经委托你了还不能拿主意?”于是乙卖给丙两棵桂花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案代理有效B:在代理卖树期间,甲没有保持手机得畅通,需要承担一定责任C:应该由乙单独承担对甲的赔偿责任D:丙也要对甲承担赔偿责任答案:C5.收藏家金某向画家李某购买了一幅画,金某在对该画享有展览权的同时,还对该画享有()。A:物权B:改编权C:抗辩权D:出租权答案:D6.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习,才能获得新知B: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C:“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应加强对“已知的东西”的复习巩固D:如果只满足于“已知的东西”,不再进取,就会陷入无法长进的可悲境地答案:D7.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管道破裂B:通讯中断C:桥梁断裂D:山体滑坡答案:D8.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李某继承B:由陈某继承C: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D:由杜甲、杜乙继承答案:A9.甲将自己的自行车赠送给好朋友乙,但并未告诉乙这辆自行车的轮胎有慢跑气的问题,后导致乙骑车去抢购某打折商品时误了点没买上。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A:甲和乙B:甲或乙C:甲D:乙答案:D10.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B: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C: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D: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答案:B11.①全球新经济增长点的坚实度和影响力有待________。A:考察严峻B:考察严厉C:观察严峻D:观察严厉答案:C12.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荣誉权B:姓名权C:名誉权D:财产权答案:B13.甲:一家食品加工厂;乙:一家大型果园。甲因业务的需要,欲购进一批菠萝和荔枝。甲的公关部经理杨昆得知后,即向甲介绍了乙。甲委托杨昆办理此事。杨昆打电话给乙,称:甲需要菠萝100斤、荔枝500斤,每斤单价分别为2元和5元。另外,附加100斤樱桃,单价为8元;如有违约,应承担答案:10%违约金。乙表示同意。几天后,乙将货送到,甲的法定代理人亲自查收。由于客观原因,乙未领到货款而返回。后因樱桃产品不好销售,甲拒付货款。乙遂诉诸人民法院。甲表示,樱桃是杨昆擅自做主购回的,菠萝、荔枝价格太高,此事应由杨昆承担责任。A:部分有效,部分无效B:效力未定C:无效D:仍然有效答案:A14.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和丙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