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第一节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的一、专利申请人即专利申请权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就某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专利权人即专利权的主体,是指对国家专利机关依法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一定时间内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第二节专利申请人的资格和专利权的归属一、发明人或设计人1.概念:发明人指发明、实用新型的创造人,设计人指外观设计的制作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称为发明人;外观设计专利--称为设计人。2.条件:发明人和设计人必须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如领导;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如电脑录入员不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不能成为发明人。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或其他单位。二、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创造是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完成的,这些人就同为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判断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的标准也是看其是否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排名前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就行使申请权有分歧,当事人有一方不同意的,不得申请。——〈合同法〉340条,因技术方案需公开。案例:几位医疗仪器研究设计人员共同构思制造一种医疗仪器,他们分工合作,甲负责整体构思方案,乙丙丁各自负责一部分设计,甲的妻子则负责整个研制工作的后勤服务,如租用研究设备,实验场地,联系检验等等。为了检验仪器的效果他们还请了几位医生作临床试验,其中有一位医生发现了仪器的重大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案,后又被采纳而成为技术方案的一部分。请问:如果该项成果申请专利,以上何人能够成为专利申请人?三、.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职务发明创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一)在本职工作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比如:单位司机的本职工作是驾驶汽车,而不是修理或改进,其作出的“汽油车用节油阀”不是职务发明。(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甲医院请乙医院的张大夫传授骨质增生医疗术。甲医院组织了一个医疗小组随班,其中包括小儿科王大夫,随班过程中,王大夫作出了“特效骨刺消炎膏”的配制及制作方法,属职务发明。(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或者分配的任有关的发明创造是否以上下班时间或单位内外来确定是否职务发明创造。德国人说: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没有上下班和单位内外的区别的。(四)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可作如下理解:物质条件是指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其中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包括技术档案、设计图纸、新技术信息等。对上述物质条件的利用,应当是完成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少量的利用或者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没有实质帮助的利用,不应算作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条件。〖新〗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和发明人可以约定权属修改后的《专利法》第六条引入了“合同优先”原则,允许科技人员和单位通过合同约定主要是利用单位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的归属;而发明创造专利在实施后,单位应当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报酬。这些规定将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实施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四、合作或者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当事人在技术开发合同中,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明确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如果未作约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应归属于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单位。对于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当事人应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以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加以明确。如果未作约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应归属于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单位。一般来说归受托方。五.外国人案例:1.台湾两兄弟,兄拥有资金,弟拥有技术,共同在福建办厂生产一次性水杯,同时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聘请某专利代理人代为办理,在确定发明人的时候,弟出于尊重兄长,将其兄列为发明人,并且列为第一发明人,由于兄支付授权专利的费用,兄为申请人,该专利申请后被授权。几年合作后,双方分道扬镳,弟在浙江另成立一生产同样产品的工厂,仍旧使用该专利。在产品销售中两厂构成竞争,兄要求弟停止在浙江生产,遭拒绝后告其弟厂专利侵权。弟称其为发明人,是该技术的合法拥有者,引起权属纠纷。在庭审中,其兄提出虽然他不是发明人,也没有申请权转让的书面协议,但该发明亦不属于其弟所有,而是其弟在福建厂任职期间的职务发明,应为福建厂所有。试分析该专利的归属。2.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周某长期从事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