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贾黄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思潮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民主和科学③民主共和④君主立宪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2、中国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开设工厂的特权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以下报刊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是()A、《新青年》B、《民报》C、《申报》D、《国闻报》5、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之一。(张学良头像)他去世后,中共中央在唁电中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两个事件是()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②东北易帜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改运动基本结束C“一五”计划开始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下列中共会议中对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有重要意义的是()①瓦窑堡会议②中共八大③洛川会议④七届二中全会⑤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⑤9、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10、以下宪法文件中,不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建交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1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D、四项基本原则13、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B.牛顿的科学理论C.达尔文的科学理论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14、“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雅各宾派上台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15、人们已经享受的下列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是()A、蒸汽机B、电脑C、电灯泡D、珍妮机16、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17、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韩国迅速发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B.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C.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D.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18、促使德、意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有一个中心地区和中心人物C、以武力进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D、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斗争19、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加强控制西欧,从经济上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20.二战期间召开的,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1、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下列哪一人物能称得上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A克林顿B比尔。盖茨C爱迪生D爱因斯坦22、最早对淄博进行经济侵略的是()A、日本B、德国C、俄国D、英国23、清初现实主义诗人是()A、王士祯B、王象晋C、赵执信D、淳于意24、世界上最早建立病历的医学家是古代淄博的()A、淳于意B、孙廷铨王渔洋D、岳含珍25、淄博地区封建生产方式确立的标志是()A、齐桓公称霸B、田氏代齐C、齐威王改革D、田单复国二、材料解析(26题13分,27题12分)26、“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