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04年——2008年铁及其化合物高考试题1.(广东文科基础64)、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2、(2005年上海)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0.4mol/LB、0.6mol/LC、0.8mol/LD、1.0mol/L3.(2006年广东卷)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O3溶液中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4、(2005年全国)(1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装置E中的现象是。(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滤液→FeCl3溶液→FeCl3·6H2O晶体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5.(2005年江苏)(12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加热的作用是。(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6.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A的化学式(分子式)是;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7、(2005年上海)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猴,为控制水解时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Fe3+必须先还原为Fe2+。实验步骤如下:=1\*ROMA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酸溶=2\*ROMA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取样分析=4\*ROMA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氧化、水解、聚合=3\*ROMA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还原FeOFe2O3Fe3O4红褐色溶液28%H2SO4Fe产品NaClO3H2SO4(1)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a)容量瓶(b)烧杯(c)烧瓶(2)步骤II取样分析溶液中的Fe2+、Fe3+的含量,目的是。(a)控制溶液中Fe2+与Fe3+含量比(b)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c)确定氧化Fe2+所需NaClO3的量(d)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3)用NaClO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6FeSO4+NaClO3+3H2SO4→3Fe2(SO4)3+NaCl+3H2O若改用HNO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6FeSO4+2HNO3+3H2SO4→3Fe2(SO4)3+N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