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3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保证措施23.1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噪音、粉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废气、废水(液)、固体废弃物按行业规定处理。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达到环保要求。采取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进工艺,节约资源,为企业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环境管理条例、法规和有关规定。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周围环境始终如一;施工后,人民生活、居住环境更加优良。23.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哈尔滨市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乃至于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潮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健康发展,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运行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以期得到最优化的结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组织机构,安质环保部为日常管理事物部门,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环境管理者代表。真正从制度上、组织上、经济上建立起完善的环保体系,确保各项环保工作落实到位。按照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的召开环境保护会议。研究加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在与分供方签订合同中加入环境保护内容,使各级明确自己的环保目标,达到全员参与,全面贯彻的目的。环境管理逻辑框图如图23.2-1。环境管理体系框图如图23.2-2。敏感点和环境影响法规和其它要求信息交流和文件管理环保工作方案机构、职责、培训环保目标和指标现场检查、监督应急准备和响应运行控制和施工管理不符合纠正预防环境监测环境审核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施工期环境管理需求和计划图23.2-1环境管理逻辑框图公司项目部施工队公司定期检查环境监督环境保护培训水土保护尘埃控制公司季评奖罚经理部月评奖罚管理手段环保教育奖罚制度环保措施作业班组项目部例行检查市环境检测部门监督噪音控制环境卫生环保法规学习市环卫部门奖罚工程队自评奖罚图23.2-2环境管理体系框图23.3保护环境的措施23.3.1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根据客观存在的粉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我们有义务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尽可能地减少或防止不利的环境影响,将其污染程度控制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数值下。我们承诺: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有害材料(如放射性材料,石棉制品等)的使用,不管是在永久性工程还是在临时性工程中。同时也不在永久性工程中使用政府虽未明令禁止,但会给居住和使用人带来不适感觉或味觉的任何材料和添加剂,如含有尿素的混凝土抗冻剂等。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3.3.2制定环境保护的管理措施1、项目前期管理措施在编制项目投标书时,根据工程资料的内容,充分考虑以下涉及环境保护的文明施工;交通组织;消防安全;管线保护;其它业主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等内容。在承接项目后,再根据该项目的相关条款的规定,针对周围实际环境状况,提出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按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求的规定》,编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办理各类政府许可在项目开工前或施工期间,办理或协助业主办理以下工程项目可能需要的各类政府主管部门许可证及申报,主要包括:施工许可证;掘路执照;临时占路许可证;碴土处置证;封堵原排水管道报批手续;夜间施工许可;取水许可;其他与施工有关的许可等。3、召开协调会议项目开工前,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邀请项目所在地的环保、环卫、管线(水、电、煤气等)、电信、交警、消防、质监、市容监察、绿化园林、街道、派出所等机构出席会议,通过协调会议的形式,达到以下目的:(1)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及街道通报项目情况;(2)了解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的环境保护具体要求;(3)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对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4)与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联络渠道;(5)获取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信息;(6)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与政府主管部门及周围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利于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23.3.3采购环境管理措施1、设备采购除明文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