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税收诚信建设思考大到一个国家或民族,小到每一个人,诚信都是立足之本,诚信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诚信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大众化的文化,被人们所广泛关注。如何强化税收征管,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是促进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建立“以公平、公正执法制度为依托,以税务稽查和过错追究为保障”的诚信机制,有效规范税收秩序,促进依法治税。对提升地税部门的诚信和社会信誉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深化、细化税收管理,实现公平、公正执法按照业户经济性质、规模大小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帐目健全的企业按帐征收,统一确定应税所得率,对帐目不健全业户实行定率、定额征收并统一确定应税所得率及单台单机税额标准,并逐户发放纳税明白卡,对实行行业管理业户严格停歇业制度,首先由管理员实地核查,分局长审核后报市局备案,市局不定期抽查,以杜绝纳税户虚假停歇业和税务人员征收关系税、人情税问题发生。对个体门市等业户的核定税额实行五步法核定税额,即业户自报、典型调查、核定税额、集体研究、下达定额来确定业户税额,做到有科学依据、有严格标准,以税法为准绳,使业户缴纳放心税。对零散业户采取民主评税办法评议税额。从办理税务登记纳入税务机关管理开始,到申报、征收、稽查(微机选案),一把尺子量到底,以求做到税收公平、公正。二、开展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促进企业诚信纳税根据企业税务登记情况、纳税申报情况、帐薄凭证管理情况、税款交纳情况、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处理情况等五个方面、22项内容进行评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设置4个等级:a、b、c、d。总分100分,考评分95分以上的,为a级;考评分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为b级;考评分20分以上60分以下的,为c级;考评分20分以下的,为d级。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等级实施分类管理,以鼓励依法诚信纳税,提高纳税遵从度。对a级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依法给予以下鼓励:(一)除专项、专案检查以及金税协查等检查外,两年内可以免除税务检查;(二)对税务登记证验证、各项税收年检等采取即时办理办法:主管税务机关收到纳税人相关资料后,当场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三)放宽发票领购限量。纳税人信用等级确定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级税务机关应及时调整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一)发现据以评定纳税信用的资料与实际不符的;(二)发现有偷、骗、逃、抗税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的;(三)发现其他认为需调整纳税信用等级行为的。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每两个年度评定一次。对于纳税人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从严、从低评定其纳税人信用等级,同时将其作假行为予以通报,并在当次和下一次评定时不得将其评定为a级纳税人。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广泛发动各界人士的力量,聘任社会监督员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树立诚信企业典型,并制定奖惩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的良好风气。三、规范税收征管,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打造诚信地税,优化纳税环境。为提高税收征管的透明度,避免因暗箱操作造成的税负不公等不良现象,严格推行公开办税、民主评税,在各级税务机关所在地、专业村、专业市场等纳税户较多的地方建立公开专栏,将干部身份、税收政策、办税程序、服务承诺、违章处罚、税务人员纪律、纳税定额和纳税结果等十项内容上墙向社会公开。对定期定额纳税人的定额依照“业户自报、典型调查、定额核定、集体研究、下达定额”五步法的程序核定;在同类业户集中的村镇、开发区,业户税额核定实行联合评税的办法,由乡镇、税务部门、业户代表、村支两会四方参加,评税结果张榜公布。同时,遇有税收政策变化和定额调整,都分行业召开业户座谈会,听取纳税户意见和进行民主评议以确保公平合理,从而公平税负,有效地遏制收人情税、关系税的问题。四、税收稽查,实行过错追究,促进诚信体系建设对b税人,主管税务机关除在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款退免、税务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进行常规税收征管外,重点是加强日常涉税政策辅导、宣传等纳税服务工作,帮助其改进财务会计管理,提高依法纳税水平,提升纳税信用等级。对纳税诚信度较低的c级纳税人,加强管理依法采取以下措施:(一)严肃追究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关责任并责令限期改正;(二)列入年度检查计划重点检查对象;(三)对验证、年检等报送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复核;(四)发票的供应实行收(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等办法。对d级纳税人,除采取上述c类纳税人的监管措施外,主管税务机关还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并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在税务系统内部推行了《税收管理及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