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什么(shénme)是国际收支?我国的国情(guóqíng)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的2008和2009年以及2010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债基本情况表明(biǎomíng),中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外汇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项目:直接(zhíjiē)投资差额直接(zhíjiē)投资差额与货物差额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货物差额与对外直接投资差额之间相关系数达到0.91,相关性较大,说明货物与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且呈正相关;从回归分析上来看,货物差额每增加1个单位,对外投资差额平均增加0.46,说明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较明显,即这些年的对外投资差额的增长有一部分依赖于货物差额的增加;对回归之后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序列并不是单整的,即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未来可能由于其他经济和科技的因素,使得货物与直接投资差额之间的关系得到(dédào)改变。现状(xiànzhuàng)分析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1.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2.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shìchǎng)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3.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4.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特别表现在2009年的众多贸易保护案例以及09至今人民币升值较往年快速增长!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jiégòu)的主要因素(一)政策(zhèngcè)方面(二)非政策(zhèngcè)方面在比较(bǐjiào)中找差异由上所述数据可以看出(kànchū),中国从2007-2009年度的国际收支均为顺差,即使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依然实现了收支双顺差,且顺差总额维持在4400多亿左右。日本2007年为顺差,差额为3万亿;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逆差,差额为2万亿;2009年为顺差,差额为1万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zhèyàng)的现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huánjìng),我国积极调整涉外经济政策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