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持续推进重点产业补链强链稳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联动长三角城市构建全产业链创新提升区,促进产业链配套区域化、供应链多元化,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引,集中力量发展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链主式”企业,带动产业链垂直整合,营造高粘性、内生型产业生态。实施8条重点产业链“125”突破行动,构建“雁阵式”产业集群,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规模达到万亿元,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2条产业链规模达到五千亿元,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5条产业链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加快弥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件短板,推进自主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重点产品攻关。重点发展信创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整体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前三。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围绕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细胞工程与基因技术、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化等重点领域,推动医药、医工、医疗、医信、医体、医养等领域协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算法芯片、处理框架等技术,围绕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布局智能网联发展领域,整车制造、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整车产量力争进入全国前三。集成电路产业。围绕国产EDA设计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高端芯片。引进更高制程工艺晶圆制造线,建设先进工艺晶圆制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发展先进封测业,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智能电网产业。重点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等领域,强化产业标准制定、应用场景建设和智能电网产品检测平台建设。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发展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和延伸运维服务,在智能通信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关键核心零配件等产品先试先用,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多关节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仓储物流装备领域,增强制造装备供给能力。推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鼓励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提高汽车、钢铁、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两钢两化”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加快突破整车、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创新与制造体系。推动传统燃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电机、传动轴总成、万向节等新能源汽车高兼容领域。促进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左右。钢铁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高铁、船舶、电力、油气输送和工程机械等产品用钢,加快发展绿色精品钢和宽厚板等产品。推进梅钢和南钢转型发展,推动不符合区域定位、环境承载要求和安全保障标准的存量过剩产能转移搬迁。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左右。石化新材料产业。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构建循环发展、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现代产业链。加快前沿新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提高有机原料、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和高性能合成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占比。支持扬子石化、扬巴公司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关联产品向产业链后端发展。推动南化公司实施新材料转型工程,金陵石化实施“近零”排放方案。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围绕下一代显示技术,构建以面板和模组制造为基础、行业应用为牵引、网络通信和软件信息为支撑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卫星导航与定位、传感器、无线传输、数据挖掘和整合等技术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培育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发挥行业龙头效应,吸引配套产业集聚,重点发展5G智能终端、系统网络设备、配套软件、应用服务等产业,构建5G产业体系。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左右。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群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在未来网络、航空航天、区块链、量子信息、安全应急、脑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