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学年桐北中心小学教改实验课题呈报表实验班级五(2)实验教师黄象巍实验课题“我们都是小作家”实验前基本情况这个学期,继续在班上开展“故事接龙”活动。通过上个学期的实验,这个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故事接龙”的方法,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验措施1、学生分组2、兴趣激发3、习作方法:(1)确定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故事中的主人公。(2)根据故事背景和风格,制作封面。(3)编辑部共同讨论完成第一个故事――序言。(4)故事接龙。4、批改与交流:实验效果及今后的设想近阶段实验成果:1、学生对故事接龙表现了浓厚的兴趣。2、享受了成功的喜悦。3、促进了阅读,拓宽了知识面。4、唤醒了学生对现实的关注。5、锻炼了文笔。存在的问题:1、由于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得很紧,故事的批改与讲评显得很仓促,预定的与“故事接龙”相关的活动没能切实开展。2、部分小组的故事有胡编乱造和抄袭书中故事的现象。3、教师在指导故事的过程中,对写作方法的参透不够到位。后一阶段实验安排:1、继续故事接龙。2、反思实验得失,不断总结完善。3、每周要安排一节课让各编辑部互相交流。实验小结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坚持做好。教改课题实验小结作文实验――“故事接龙”这个学期,继续在班上开展“故事接龙”活动。通过上个学期的实验,这个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故事接龙”的方法,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近阶段实验成果:1、学生对故事接龙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确实在编一本书。2、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由于教师在评点时主要以鼓励为主,学生普遍感觉自己写得不错,增强了自信心。由于是自己编的故事,主题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感受到了一种畅快表达自己的乐趣。3、促进了阅读,拓宽了知识面。学生要把故事编好,甚至想办法超越前面的同学,最起码不与前面的故事雷同,推陈出新,他们就得不断地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见闻。有个编辑部叫“笑园三国”,其中的五位“作家”为了编好故事就在一起研究三国故事、人物。可以说没有几个老师能够像他们一样对三国有那么详细而又独到的了解。4、唤醒了学生对现实的关注。由于故事内容的自由,学生更容易在其中表现他们的情感。在学生编的故事中出现了明小怕事的老师,残暴而又关爱学生的老师形象,在这里老师可以是“反面”形象,甚至是可怜的弱者。5、锻炼了文笔。由于全班分成了十三个编辑部,而这十三个编辑部都想编出最好的故事,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即使是同一个编辑部中的,也希望自己写的故事能够超越其它同学,这种比赛的气氛,使学生尽自己的努力写得更好,文笔得到了锻炼。二、存在的问题:1、由于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得很紧,故事的批改与讲评显得很仓促,预定的与“故事接龙”相关的活动没能切实开展。2、部分小组的故事有胡编乱造和抄袭书中故事的现象,还有两个小组完成任务非常困难。3、教师在指导故事的过程中,对写作方法的参透不够到位。三、后一阶段实验安排:1、继续故事接龙。2、反思实验得失,不断总结完善。3、每周要安排一节课让各编辑部互相交流。黄象巍2010-6-27教改课题实验报告作文实验――“故事接龙”一、课题实施研究的背景班上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普遍不高,知识面狭窄,思路不开阔,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味。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打开作文思路,本学期继续设计了“故事接龙”这个作文实验。二、作文教学实验的内容及基本做法1、学生分组:把班上的64名学生按每5人一组,分成十三组,一组同学为一个习作单位――编辑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大作家,都有自己的笔名,整个编辑部还有一个自己的名称――XX编辑部。2、兴趣激发:告诉学生这是他们共同在编一本书,在故事中他们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还可以与同学展开竞赛。3、习作方法:(1)确定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每个编辑部共同讨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5个主人公的名字、外号、性格特点。这5个主人公对应每个学生。要求把5个主人公的名字、外号、性格特点制成表格,配上插图,放在故事的第一页。(2)根据故事背景和风格,制作封面。(3)编辑部共同讨论完成第一个故事――序言。(4)故事接龙:5位作家,一天一位,续编故事。前后的故事间要连贯有序,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遇到困难可以向本编辑部中的其它作家求助,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给故事配上适当的插图。家长有空的话也可以参与故事接龙。4、批改与交流:教师每天收集学生编的十三个故事简略地批改,写上有针对性的评语。每天抽出五到十分钟,对学生编的故事进行点评。反馈时以鼓励性的评点为主,渗透进行习作方法教学。三、近阶段实验成果:1、学生对故事接龙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