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2精益生产方式(LP)①原材料不足或不能准时供应②零部件生产不配套,积压零部件多③产品生产周期长,劳动生产率低④资金积压严重,周转率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带来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使企业经营、计划系统难以适应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就是在解决上述矛盾(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10.1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定量定购方式——根据库存量(订货点)提出订货TC——总管理费用Q——批量C——零件年度库存保管费用N——年需求量A——单次定购费用(2)优缺点优点:定货时间稳定,可按期组织订货;对内部库存控制严格,可避免超储,节约资金缺点:①若消耗速度快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动用保险储备量②管理难度大1产生与发展2相关需求与独立需求3功能及其处理过程MRP的产生与发展MRP是60年代美国创立的一种将库存管理和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1965年,美国奥里奇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并提出定货点法只适用于独立需求,基于这一理论随后出现了按时间段确定物料的相关需求的方法,即物料需求计划。2相关需求与独立需求独立需求:指对某种库存的需求与其它种类的需求无关,其本质是需求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需求相关需求:指某种需求与其它需求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如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是独立需求,但对其零部件的需求却是非独立的结论:①最终产品生产计划一经确定,有关时间内所有零部件、原材料的需求即可确定②由于最终产品的需求往往是不连续、不均衡的,所以对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属波动需求③计算机为零部件、原材料的需求计算提供了方便3MRP的功能及处理过程功能:根据成品的需求量自动计算其零部件、原材料的相关需求量;由成品的交货期计算出各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生产作业计划)和外购件的采购日程。处理过程:三闭环MRPMRPⅡ四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一精益生产方式的起源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因此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集中了一批各国的高级专家,研究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做法。1990年,美国MIT发表了一个“国际汽车共同研究报告”,将丰田生产方式命名为LP。并将LP与欧美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MP)进行比较。对LP的优越性表述如下:①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产品开发、生产系统和其他部门比大量生产(MP)均能减少至1/2②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少至1/2到1/3③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库存——可减少至MP一般水平的1/10④工厂占用空间——可减少至MP的1/2⑤成品库存——可减少至平均库存水平的1/4⑥产品质量——可提高三倍1990年该报告编写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著作。LP逐渐被世界制造业所认识并掀起一股变革方式的热潮。精益生产既是一种原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又是一个新的生产方式,它是继MP之后,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一种生产方式。美国人认为:精益生产会真正改变世界的生产和经营形势,它将改变整个世界,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手工生产方式到大量生产方式(1)手工生产方式(2)大量生产方式的兴起从大量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方式(1)大量生产方式的衰落(2)精益生产方式的产生(1)手工生产方式工厂组织机构分散工人的培养方式是师傅带徒弟、工人操作技能高、手工操作进行生产采用通用机械、实行单件生产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重要成果:●大幅度地降低汽车成本(T型车刚出现的1908年,价格是850$,1926年为290$)●社会需求的猛增,又进一步刺激了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1903年——第一年生产汽车——产量1700辆1908年——T型车投产——上升到一万辆1914年——装配线满负荷时——猛增到30万辆1923年——本国总产量达19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44%●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08年——514分钟(8.56小时)/每辆车1913年——2.3分钟/每辆车1914年——流水生产线1.19分钟/每辆车●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进步(1)大量生产方式的衰落缺乏柔性是MP致命的缺陷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形成了臃肿官僚的“大而全”体制以过量的库存、过多的供应厂家、过多的工人和过大的生产场地作为连续生产所必须的缓冲地区比较内容平均值(2)精益生产方式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1950年春,丰田汽车公司的新一代领导人丰田喜一郎一行到世界最大而且效率最高的汽车制造厂——福特公司鲁奇工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认真考察。回国后,经研究,得出了结论——MP不适合于日本。丰田的管理者将精力集中于生产过程的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