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军事理论教学与民族精神培养的研究摘要:军事理论教学是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为了增强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培养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改进方式方法;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平台”三方面的具体建议。关键词:军事理论;民族精神;国防教育中图分类号:E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50-0088-02一、军事理论教学是民族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02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军事理论》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军事理论教学是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应该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职责,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的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军事理论教学具体建议军事理论教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民族精神培养的重任,为了增强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培养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以下三点教学建议。1.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军事理论教学目标为:“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源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围绕这一目标,把握每个教学模块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堂课教学主题鲜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①科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涉及的内容丰富,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设计,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国国防》部分应该重点讲解现代国防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大国防观”,明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际战略环境》部分应该重点讲解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军事高技术》部分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介绍我军最先进的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等等。②结合现实,更新教学内容。军事理论教学由于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多、动态性强,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需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信息,以拓宽学生视野、弥补教材不足,保持教学内容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通过对重大事件尤其是热点军事事件的介绍,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分析,不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智分析各种现实问题,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坚定地跟党走。如:可以通过对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和新军事变革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防建设为什么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为什么现阶段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为什么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问题。③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指出:“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时代精神是新时期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等实践中展现的精神,是激励当代青年学生的重要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只有与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其精神支撑作用,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把航天精神、抗击雪灾精神和四川地震全国人民的团结精神等等融入军事理论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深化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培育。④因材施教,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军事理论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渗透,共同担负起民族精神培育的重任。例如,给文史专业学生授课,可以围绕军事思想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大胆使用基本哲学观点分析和解释战争历史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不唯书,不人云亦云,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