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论文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论文绩效管理问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绩效管理问题研究的论文怎么写?绩效管理问题研究论文篇一:绩效管理问题剖析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企业在绩效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以期找到绩效管理工作与企业以及员工之间的关键连接点,最大程度的确保企业以及员工在绩效工作中达到双赢。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管理被认为是企业“十大管理问题”之首,长期以来是理论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生产力研究院和HR.corn有一项调查表明,8%的被调查者认为绩效管理过程显著提高了个人绩效,47%的员工不能确定绩效管理对提高个人绩效的效果,只有约40%的员工接受了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估。从这个调查数据,绩效管理的难度可见一般。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以下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对企业绩效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一、绩效管理的目标设定及其问题首先,绩效管理是执行战略的学问。一方面,很多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计划;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企业拥有完美的战略,但也只有那些彻底执行战略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事实上,这句话毫不夸张的指出了战略与绩效管理之问的关联性。因为企业战略最终能否落地并且实现就是体现在战略目标能否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绩效管理就是促使每位员工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一个清晰、可行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其次是绩效管理体系要科学、合理。一方面,绩效管理方案不能生搬硬套。因为绩效考核指标应当能支持企业独特的经营战略。换句话说,绩效管理是非常个性化的。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和激励目标是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特定因素,如经营战略、动态环境、发展阶段、市场定位、管理方式、产品服务等等。另一方面,绩效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在设计时应注意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必须是特指的(Specific)、量化的(Measurable)、双方同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alistic)和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只有符合这个原则的绩效指标才能有助于组织聚焦并实现其战略目标,从而带来团队和员工的成功。二、绩效管理的准备工作一前期绩效管理培训不到位绩效管理,培训先行。在建立绩效管理系统过程中,要设计许多培训。而绩效管理培训的深度、广度以及质量,是成功引进和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编制组织的绩效管理指南,详细说明组织引进绩效管理系统的原因以及意义,并采用简报、研讨会、讲座、报告等方法,使全体员工对此有一个深入、全面、系统的了解。三、绩效管理过程没有得到合理的管控为了保证绩效考核过程公正、有效,企业应进行如下的操作:1.定期检查――建立每周、每月绩效进度和会议质询系统。2.信息纰漏――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公布信息。尤其是建立绩效管理沟通和绩效反馈机制。3.分享感受――推广好的实践经验并用备忘录总结沉淀到流程中。4.及时奖惩―迅速的表明立场并且复制推广积极的行为。四、考核结果运用不当很多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搞得轰轰烈烈,过程错综复杂,但是对结果的运用却差强人意!具体来说,绩效考核具有如下作用:人员招聘以及储备的依据、岗位调动和职位升降的标准、员工培训的`依据、薪酬和奖惩的依据等。这里我要特别提到:在绩效管理的工作中,最可能被忽略的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关心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是企业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评价的环节,同时在了解员工个人愿望的前提下,企业帮助员工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努力创造实现的条件,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保证较高的工作绩效。同时,值得一提的另外一点是职位升降。随着当前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那些为企业创造高价值的员工并不一定能获得晋升。从这个角度看,管理者需引导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到员工自身能力的拓展上,以因人而异的方式提升人力资本――包括为员工定制培训项目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机会等。五、绩效管理过程缺乏客观性传统的绩效管理,大多由上级主管人员来完成。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其信息反馈面较窄,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所以在整个绩效管理的全程,要进行360度的收集信息,比如来自员工本人、同级、下级、上级、客户等等更全面的信息。绩效管理全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指标为准绳,具体包括绩效关键事件记录,绩效面谈的事实与数据引用等等。只有这样做,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员工的信服,赢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达成各级绩效目标。六、忽略了绩效管理全程的沟通工作绩效管理就是沟通。它提倡以员工为中心,以员工的参与与自我承诺为基础,在此之上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