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小农水实施方案XX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工程特性表目录第一章项目提要1.1项目背景简要说明项目实施背景和有关法规、政策、文件等方面的依据以及规划设计过程。1.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的人口、农业、经济、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项目区(灌区)人口、耕地、灌溉面积。骨干水利工程及水利设施现状运行情况。1.3建设目标与任务1.3.1项目县建设目标与任务简述原申报项目建设方案的三年建设目标与任务(分年度叙述)。1.3.2年度目标与任务详述项目建设年度的目标与任务。1.3.3项目完成情况叙述三年建设目标已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1.4年度项目范围及建设规模应包括本年度实施的灌溉面积,按乡镇分田、土统计出来,其中新增灌溉面积不少于30%。1.5年度项目建设内容简述本年度项目拟建设的主要内容,如蓄、引、提水源工程和相应的输配水设施数量及相应主要指标。1.6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简述工程概算总投资,各相关费用(如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临时工程、独立费)等,说明资金筹措方案。第二章年度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项目区现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政府重视和群众支持、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能力、管护运行机制和水源保障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三章年度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3.1水文气象特征详述项目区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季节特征、蒸发量)和主要自然灾害等有关情况。3.2.1灌区规划明确本年度项目的灌溉区域、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应按水源情况描述供水、输水、配水方案和主要建筑物规划布置。3.2.2水源情况详细说明灌区的水源分布,蓄水、引水、提水水源的基本参数,及各水源所控制的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准确评价已有的水利工程运行现状。3.3设计保证率、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3.3.1设计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85%,针对XX省小型农田水利的综合情况考虑,一般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0%,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灌溉保证率按85%~~95%取值。3.3.2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应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的规定,节水控制目标,结合渠系水利用系数、管道水利用系数等进行推算得出。3.3.3灌溉制度和定额应根据灌区内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进行灌溉制度设计,定额主要依据《XX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725-2011),按各地区在用水定额中分区的不同,进行灌溉制度设计。3.4水量供需平衡分析3.4.1需水量计算根据灌区内的灌溉面积、作物组成,以及灌溉制度的设计,计算灌区内各种作物的需水总量,同时根据作物灌溉制度设计,计算最大灌水率及灌溉水利用系数,并推算出最大引用流量。3.4.2来水量计算应根据3.2.2条水源情况,计算得出设计保证率下灌溉时段的水源来水量情况,在充分考虑其他用水户并扣除用水量后的来水量,才能进行供需平衡。为简化水量平衡计算,应当注意的是:在对有调蓄能力的水利设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时,小(一)型水库以上(含)应进行兴利调节计算,山塘及小(二)型水库,利用《XX省中小型水库α~β关系模型的编制与应用》的“α~β关系模型”演算,山塘容积很小则可以直接用2倍库容来进行水量平衡计算。3.4.3水量供需平衡通过上述需水量与来水量的计算,可进行项目的水量供需平衡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当水源为拦河坝引水时,由于拦河坝基本不能进行调节,故不能以总来水量进行平衡,而须以灌溉时段的来水流量与同期最大需水流量来进行平衡。而当水源为机泵提水时,则应以提水流量、水池调节与灌区需水流量三者来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第四章工程地质4.1勘察工作概况及工作量简述应做的勘察工作内容。4.2工程地质简况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岩性、构造及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物理地质现象等。4.3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应详细对主要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详细的处理措施和建议,坝体最大高度大于15m的山塘或拦河引水坝,无论是新建还是除险加固,都必须采取钻探等有效的地质勘察手段,来准确的判定工程地质条件,并将相应资料作为报告附件一起报送。4.4天然建筑材料应对项目区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进行评价,当天然建筑材料缺乏时,提出人工材料来源及质量评价和建议。4.5结论及建议-4在水源条件缺乏的地区,可适当采用集雨灌溉工程,设计时应确定系统布局、集雨场型式、面积,汇流方式及汇流渠系布置、渠道结构、主要建筑物,集雨设施型式、容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