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词语(含成语、通假字)句式。(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高兴)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同智,聪慧)3.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4.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同非,不是)5.迁徙之,亦以病矣(以同已)6.鱼龙潜跃水成文(同纹)7.玉盘珍馐直万钱(同值)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同脱,脱离)9.吾与子之所共适(同食,享用、享受)(二)文言词语1.千里共婵娟(形容美好,此指月亮)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所以,用……来的)3.盘庚不…改其度,度义而后动(考虑)4.滟滟随波千万里(明月在水中闪光貌)5.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衷心)6.诸侯亲服(归附)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8.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9.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被)1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读qiāng,,愿,请)11.度义而后动(考虑)1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无)1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隐约可辨貌)14.斜月沈沈藏海雾(同沉沉)1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喻仕宦生活)16.倩何人、换取…搵英雄泪(请;擦拭)1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成就功业)18.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追随)19.昨日蒙教(承蒙)20.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哪里)21.侣鱼虾而友麋鹿(与……成为朋友)2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怨恨,愤怒)2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代指天下)2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不能忍受)25.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调养身体)2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敬祝)27.日思高其位,大其禄(使…增高;使…增大)28.至于怨诽之多(埋怨诽谤的人)29.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好的)30.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动词,做事)31.以膏泽斯民(施恩惠)32.西取由余于戎(向西)33.退而不敢向西(西进)34.女也不爽,士二其行(差错)(三)辨析判断句、被动句和倒序句1.不患人之不己知(倒序句)2.汝愚之甚,蔽之甚,…何以货为(倒序句)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被动句)5.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6.蝜蝂者,善负小虫也(判断句)7.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二、文学文体知识1.《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2.《哀溺文序》和《蝜蝂传》是柳宗元的2篇寓言故事。强调文章:辅时及物(辅助时政,惠及百姓)。3.《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一篇驳论文,属于书信体、论说体文章,在文中批驳了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5个论点。主张文贵致用,有补于世。4.《谏逐客书》秦朝李斯(秦唯一的一位文学家)上疏秦始皇的一篇奏疏、论说体文章,《谏逐客书》的写作目的是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5.《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其散文具有平易自然的风采)为《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言,其文体是史论,其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6.《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是(纪传体)通史,其中所用的几种文体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先”的词义:意动词,把…放在先。7.《氓》选自《诗经·国风》(四言古体),是一首弃妇怨诗,《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8.《国殇》(楚辞)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写,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样式。9.东晋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写田园诗的诗人,《归园田居》(五言古诗)是其代表作,其突出特点用对比的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羁鸟、池鱼、樊笼”都是比喻。10.《春江花月夜》(七言古诗、歌行体)这首“孤篇压盛唐”之作为张若虚所作,其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统摄各种物象的枢纽是(月)。11.《行路难·其一》(歌行体、旧体诗、抒情诗)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抒发了自己被迫离开长安的悲愤和不因挫折而放弃理想追求的信念;其诗歌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大开大阖)。《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来抒情的诗句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在表现诗人感情起伏变化时,其线索是(悲愤—苦闷—乐观—希望)。“欲渡黄河冰塞川”所暗喻的意义是(前途暗淡)。12.《登高》(七律、近体)是唐代现实主义(是《诗经》之后)诗人杜甫所作,通过即景抒情,描写登高远眺中的长江两岸的暮秋景色,既概括了其前半生的坎坷经历,又表达了他常年漂泊,穷困潦倒的内心苦闷,透露出国难、家愁加于一身的痛楚。体现其摅民间疾苦,集诗艺大成。13.《山居秋暝》是唐代王维所作,这首五律诗(近体)一改感秋的感伤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