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目录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二工程特点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第一节组织机构关系图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说明第三节项目负责人及部门职责第四节项目经理第三章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配置计划)第二节主要施工方法和工序流程第四章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一工期规划及要求二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流程见下图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一节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针和目标第二节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方针、目标及承诺第二节质量管理措施第三节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第四节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要求说明110kV新联478线路开发区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在认真阅读和熟悉本工程图纸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与施工的所有规定、要求、条件、条款和规范相符合。其编写依据是:(1)、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4)、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标准、规程、规范。(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规程:(DL/T5168-2002)有关规定。(6)、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有关规定。(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2-94)有关规定。(8)、我公司质量、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9)、本工程的现场调查数据。(10)、我公司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和施工水平。(11)、我公司以往施工的110KV线路工程成熟的施工方案、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110千伏新联478线开发区段改造工程要求90日历天完成。新建线路部分:自110kV新联478线9#塔始,沿环城北路单回路架设至景观大道,右转后沿景观大道西侧前进至翠湖二路,左转后沿翠湖二路北侧前进至原线路上,线路全长6163米。塔基为人工挖孔桩,杆塔形式包含1A3-J1-24、1GGA3-ZG1-24、JG3-24、1GGA3-JG1-24、1GGA3-ZG2-24、ZG3-24、1GGA3-JG3-24等多种形式,导线采用DN2、DN1、DN4、DN3、DX1等形式,接地装置形式为T3或TG1。二、工程特点本工程要求90天竣工,由于是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程序,以保证本工程确保安全、确保质量、按期完成。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第一节、组织机构关系图项目业主机构项目监理机构公司管理部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生产经理安全质量部施工技术部物资供应部综合办公室材料组线路组一线路组二基础施工队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说明对于本工程的施工,我们将总结所承建其它110kV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1、现场设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我公司成立“110KV新联478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部”,代表本公司负责组织管理本工程的施工。领导并协调项目部管理和施工人员完成所承接的施工任务。项目部设四部一室。为了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目标及业主要求,让项目法人满意,“工程项目部”设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总工程师和三部一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供应部、综合办公室,详见组织机构图。公司将集中最强的技术、管理力量,配备一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确保本工程优质、准点、安全、文明、高效地完成。此外,为了保证工程能够按质保体系正常运行,项目部内设的安全质量部配专职质量工程师。2、管理职责明晰施工中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项目管理职责明晰,各部室配备精干的管理人员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本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各专业组是作业层,按照已批准的程序、质量计划、施工方案、施工任务单的规定和要求,负责组织和实施建筑、安装施工作业。各专业(各班组、施工人员)对各自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负责。第三节、项目负责人及部门职责1、项目经理(1)、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2)、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3)、代表企业实施施工,执行施工承包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负责提供为完成施工任务所需的一切资源;(4)、履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任务,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工程相关的方面关系,对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5)、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