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德育,让教育更完美谈到德育,先回到德育的定义: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正如上面所说,作为学校在职教师而言主要谈的应该就是“狭义”的德育了。毕竟工作中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学生。作为一个数学老师,特别是还不是资深数学老师,更加深有体会,从当初那种初出茅庐,初为人师至今已有五载有余,才渐渐体会到教书育人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除了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也应该结合实践让学生体会学习的真谛,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子不教,父之过;生不学,师自责。下面我就结合这些年个人的切身体会谈谈德育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发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一、适应自身角色转变转对于在校学生的德育可能更多是班主任的工作,虽然当班主任的时间只有一年,但在这一年中让我感觉班主任对学生成长尤其重要。同时科任老师的教育对学生也很重要,记得刚从事教师行业的第一年,从事两个班的教学工作,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班的科任老师,一年下来,学生民意测评结果显示,自己当班主任的那个班普遍反映管得太多,但是经验不足,没有当班主任的那个班显示除了教学,几乎对我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回头想想,也确实如此,一年下来对班上的同学的名字有些都还显生疏,甚至有些学生在后面说我总是显得那么遥远,甚至高二分班之后这种名声也随之传播开来。亲其师,则信其道,的确;那时的我可能更多的是恨不得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所有解题方法,思想,技巧,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有时却在唱独角戏,没有亲和力,剩下的可能在学生面前就是夸夸其谈了。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改变学生,从自身做起。无论身处什么职位,学生思想的培养放在首位,思想不转变就没有学习上质的转变。简单说个例子,自从一年失败的经历之后,我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想方设法接近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学习,课堂下多组织些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半年下来,民意测评满意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没有不满意的,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也让自己快乐。二、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教育,教学中,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新课程标准,面对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得以实现的因素。良好的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爱,是每一位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教师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总是听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也令人值得深省,对于学习习惯良好,成绩优良的学生而言,意味着教育工作可以事半功倍,对于学习行为不好,难以管理的学生而言,可能就意味着教育工作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而无所获。一般来说,表现落后的“问题学生”即“后进生”他们的意志品质相对较弱,做事缺乏耐心和信心。只要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力和真挚的爱心。不把这些学生置之度外,而是用理想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后进的学生也可以进步的,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撞击,情感交融和呼应的过程。情感交融和呼应,离不开平等、真诚、相互尊重和关爱。只有借助于情感的能动和催化,受教育者才会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情感教育还具体表现在尊重和信任学生上。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只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了事,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向学生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导致教育失败,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教师要坚信那些表现落后的学生是向往进步的,是能够进步的。只要对学生抱有热切的希望,并经常予以鼓励和帮助,哪怕是教师的每个眼神,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