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建立县局三级税收分析体系的思考与实践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如何构建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税收分析体系,切实发挥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成为当前税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莒南县国税局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注重税收分析工作方法,初步建立了符合基层县局实情的三级税收分析体系(县级局层面综合分析、税源管理部门评估递进分析、税收管理员跟踪印证分析),使税收分析有了较强的针对性,较好地保障了税收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依托信息数据,建立县级局层面综合分析机制县级局层面综合分析主要对税收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开展征管质量水平的测算、宏观税负水平的测算、税负差异的评估和税收负担变化趋势的分析,参与部门以计统部门与信息中心为主。根据分析目标,我们首先确定所需信息数据指标,对其进行采集:一是内部数据信息采集。主要从CTAIS2.0、重点税源管理TRAS等软件系统进行采集;二是外部数据信息采集。主要从财政、地税、工商、统计、外经贸、银行等获取相关联的外部数据。然后对其加以整理分析和增值利用,分别对税收完成指标分析、税源分析、税负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征收力度分析和征收效能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主要以税收总量与经济税源总量之间的关系为起点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向纵深层次分析,基于以下考虑:①从分析关系上看,这样使分析工作由简单到复杂,形成层层递进关系;②总量税收经济关系是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体体现,直接关系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是纳税人最直接关心的问题;③总量税收经济关系是税收政策实施于具体纳税人的综合体现,是税收政策研究最直接相关的数据信息,是税收合理与否的最终体现。(一)税收完成指标分析。对其应征、待征、入库、减免、提退、查补、等各类税收数据分税种、级次、行业、重点项目和同期、上月、计划等内容进行定比、环比分析,运用比率比较、变动率比较、结构百分比等分析法,进行纵向分析。(二)经济税收关系分析。也指税源及税负分析,采用经济指标参比法,建立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指标数据库,应用经济与税收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对比、商业增值税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对比、利用外资增长与外资企业税收贡献对比、重点税源企业产值、利润增长与税收增长比对、口岸进出口总额与进出口税收比对、各所有制经济指标增长与税收指标增长比对以及与经济结构类似的兄弟县区税收结构比对等。通过进行对比分析,如宏观税收负担率=税收总收入/生产总值×100%,可以测算税收负担率合理与否、提高与否;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生产总值增长,可以测算经济与税收是否协调增长,当然,计算弹性系数时可细分为工业增值税弹性系数、商业增值税弹性系数等,即:我们在开展弹性分析时,不仅从总量增长上对比,还从分量上、从税种、税目、行业以及企业等税收弹性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三)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收入因素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税收政策和征管水平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从中分析并发现问题,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专项调查分析,及时研究制定措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1、经济增长分析:经济总量增加特别是主导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是增收的决定性因素。分析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的关联度,一般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按不变价统计的经济总量,即GDP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关系;二是价格水平变化与税收增长的关系。我们用S表示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增长(这里姑且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S1表示一定时期GDP增长率,S2表示一定时期价格水平变化率,则有S=S1+S2。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税收增长率分别由经济增长率和价格水平变化率决定。必须明确的是,经济决定税收,只有经济才是税收收入的真正源泉,经济总量的增加才是税收收入增长的来源。2、税收政策分析: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收政策比较稳定,始终坚持“小调大不动”的原则,在税种数量、征收范围、计税依据以及税率等方面没有进行大的调整,税收政策对税收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但不排除小范围调整对某一区域税收收入的影响。总起来讲,税收政策变动往往带来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和国税部门的税收流出。如2002年1月1日执行的免税农产品抵扣率提高3个百分点的政策,由于我县是传统农产品加工大县,政策的调整影响力较大,当年测算全县直接减少税收收入2200万元,影响税收15.83%;2003年1月1日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政策,对该县的税收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减收;2001年5月1日执行的烟酒类消费税改为从量和从价征收办法,理论上讲可实现增收,却因为税负加重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我县原酒厂关停,税源减少;2006年4月1日消费税政策的调整税目由11个调整增加到14个,属新增收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