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对中华文化的思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几点思考中共XX县区委党校杜元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500年历史的“瑞德讲坛”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温总理说:“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我常讲,经济学家、企业家、银行家身上都要流着道德的血液。”早在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中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充分表明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下面拟就这些问题作几点思考。一、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练出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此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礼敬自豪。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尊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认同就会失去力量和信心,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只可惜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大多数人把传统文化统统归之为“封建、迷信、落后”,乃至“反动”的范畴,甚至把近代中国的贫弱、目前中国存在的困难统统归咎于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所谓道,就是自然而然的秩序、规律和关系。不仅仅包含了宇宙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了社会人伦秩序的规律。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当年伏羲画八卦,是以昭示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文王演周易,是以将规律运用于万事万物,孔子作大传,将周易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周易》成为群经之首,其中指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天有道,日月星辰运转,四季分均;地有道,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各得其所;人有道,人伦社会充满仁爱和正义。所谓德,德者,得也,得道之人的品质特征。也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秩序去工作、去生活、去待人接物。就如《周易》中所说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又说“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是说人要守住做人的本分。人的本分是什么。就是孔子提出来的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简言之,得道之人遵循自然规律,知进退存亡之理。当今世界人们面临金融危机、气候危机、能源危机等等危机,所有危机说到底都是人自身道德缺失所引发的危机。难怪当代物理学家霍金说,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地球200年内毁灭。这是西方从人性恶所推论出来的结论。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主张性善论的,《周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效法天地自然,人的天性也是善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是因为后天染上恶习才变坏的。宋儒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指保存人天性中的善,抑制后天习性中的恶。世界大师级的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和世界文化名人池田大作,他们在1975年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并预测,二十一世纪要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他们合作出了一本书《展望21世纪》,其中谈到: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人们不道德程度,已经是悲剧,而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东方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孔子的仁爱,是当今社会所必须,墨子的兼爱,过去只是在中国,而现在应该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在他们的影响下,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都在大中小学设立了东方传统文化课,已经列入了正规的教育。随后澳洲跟进,澳洲学校里有两本课本,几十万字的东方传统文化教程,可谓让人们叹为观止。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讨论全球道德伦理。在起草宣言时,他们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最好的道德格言,筛选出来进行评议,找出一个认为是世界性伦理道德格言,作为人类道德伦理的底线。最后大会一致通过,只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选中,被称为黄金规则,即道德规范的底线。东方讲“忠、恕”。积极的方面讲“忠”,消极的方面讲“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大会一致认为,人类要能够守住这个底线,其文明还有希望,社会秩序能够恢复,还能朝着好的方面转化,如果要真正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