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云南省泸水市《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通关秘籍题库附答案【基础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B: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C: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D: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答案:A2.下列不能作为质权标的的是()。A:专利权B:土地使用权C:股票D:提单答案:B3.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支配权B:形成权C:相对权D:请求权答案:C4.关于姓名,以下各项行为中不合法的是()。A:丁夫妇将孩子的姓改为中外文混合B:丙为了纪念国家的援助,选择姓国C:甲不随父姓赵,随奶奶姓白D:乙随扶养他长大的邻居姓燕答案:A5.在清朝(),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A:光绪年间B:嘉庆年间C: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答案:A6.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B:不可能构成犯罪C: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答案:B7.章某是军人,其妻水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发表了小说《家门》,离婚后第二天水某获得稿费。下列不属于章某和水某的共同财产的是()。A:婚姻存续期间水某的住房公积金B:婚姻存续期间章某的医药生活补助费C:稿费D:夫妻俩婚后购买的商品房答案:B8.钱某,与前妻谢某有一子钱亮,离婚后钱亮归谢某抚养。钱某现任妻子王某与钱某生有一女钱小颖。钱某的父母一直与钱某的姐姐钱娜生活。2008年年初,钱某父亲去世。同年6月钱某因车祸身亡。对于钱某的40万元存款享有继承权的是()。A:谢某、钱亮、王某、钱小颖、钱某母亲及姐姐B:谢某、王某、钱亮、钱小颖C:钱亮、钱小颖、王某、钱某母亲D:钱亮、钱小颖、钱某母亲及姐姐答案:C9.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虽然充满着诱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性质,但归根到底,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A:虚无缥缈B:空中楼阁C:过眼云烟D:无源之水答案:B10.甲男不幸遭遇车祸被截去右上肢,后经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50万元,其中包括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这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属于()的财产。A:甲B:夫妻共同财产C:家庭共同财产D:甲妻答案:A11.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福岛核电站受地震影响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危害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专家指出,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能够自我修复,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全身病变。专家的观点体现了: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肯定与否定的统一答案:C12.发酵工程,就是通过研究改造发酵所用的菌以及应用技术控制发酵过程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发酵产品。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发酵工程的产品是:A:加酶洗衣粉B:醋C:维生素D:酱油答案:A13.甲:一家食品加工厂;乙:一家大型果园。甲因业务的需要,欲购进一批菠萝和荔枝。甲的公关部经理杨昆得知后,即向甲介绍了乙。甲委托杨昆办理此事。杨昆打电话给乙,称:甲需要菠萝100斤、荔枝500斤,每斤单价分别为2元和5元。另外,附加100斤樱桃,单价为8元;如有违约,应承担答案:10%违约金。乙表示同意。几天后,乙将货送到,甲的法定代理人亲自查收。由于客观原因,乙未领到货款而返回。后因樱桃产品不好销售,甲拒付货款。乙遂诉诸人民法院。甲表示,樱桃是杨昆擅自做主购回的,菠萝、荔枝价格太高,此事应由杨昆承担责任。A:800B:400C:350D:700答案:A14.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无因管理之债B:合同之债C:不当得利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答案:C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集体行使职权B:少数服从多数原则C:平等原则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答案:D16.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A:不可抗力B:故意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