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燃煤电厂环境保护问题及科学管理措施分析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电力能源生产还以火电厂为主,这也给火电厂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因此需要积极解决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对火电厂实施科学管理,有效的推动火电厂环保建设事业的有序开展。关键词:火电厂;污染;环境保护;科学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X7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20)05-0183-02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当前能源消费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火电厂作为电能主要生产企业,与生态环境的质量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众多城市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人们对清洁的空气环境越来越渴望,国家也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当前针对于排污企业的排放监管也更加严格,火电厂作为节能降耗和大气污染减排的主要领域,面临的环保压力也持续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环保效能,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达到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1火电厂生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发电形式主要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和风电等,国内发电主力机组以火力发电为主,其以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在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煤炭燃烧转化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被释放到空气中,同时还会排放出灰渣及脱硫副产品和废水,另外,火电厂有些发电设备噪声很大,可能会给厂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同时煤炭作为可再生资源,过度地消耗也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2火电厂污染物防治的必要性火电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依旧不会改变,在燃煤发电的同时,必须有效控制燃煤发电造成的污染。针对火电企业的污染的防治监管日趋严苛,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环保强制政策及标准要求,以推进环保升级改造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来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排放量,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的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实施可持续发展。2020年,环保部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223-2020)》,规定了含燃气轮机组在内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已经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对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锅炉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而且还新增了汞及化合物的标准。环保部2020年第9号公告,现有火电企业,自2020年10月1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2020年4月,国家要求京津冀所有火电厂年底前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9月,《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20-2020)》要求,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的排放限值;2020年底,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以及其他有条件的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水平,该项政策的出台推进了火电机组的环保升级改造。2020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东、中部地区提前至2020年和2020年完成。另外,《全面實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环发[2020]164号),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提升为国家专项行动,即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此外,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超低排放行动计划,陆续发布火电厂和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强制性地方标准。2020年,国务院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并率先对火电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要求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对火电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工作。3火电厂环境保护现状分析针对于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加大对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的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污效果。但由于当前火电厂在三废处理和综合应用方面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火电厂还无法实现产能转型和经济投资增值,而且在技术改造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火电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4火电厂环境保护科学管理措施4.1强化环保意识火电厂环保工作的开展水平与火电厂管理人员对环保工作的认识水平有直接关系,当前的很多企业负责人都是按照法律要求被动进行环保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从政策法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