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湖南省武陵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大全带答案(夺分金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有限责任公司B:某省委办公厅C:某大学D:某市消费者协会答案:B2.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李某承担B:王某承担C:小勇承担D:王某和李某共同承担答案:B3.下列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说法正确的是()。A: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均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成为公司股东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申请专利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担任公司董事、监管和高管答案:D4.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LinuxB:QQC:DosD:WindowsXP答案:B5.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D:无因管理之债答案:B6.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甲、乙两人承担按份责任B:由乙承担C:甲、乙两人承担连带责任D:由甲承担答案:B7.下列行为属于要约的是()。A:甲在电视上做广告,出售一台二手洗衣机,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予最先支付现金的人。”B:患有严重精神病的贾某向王某声明家里有一台电视,并以500元的价格出售C:小明对小王说:“我打算卖掉祖母传下来的一对手镯。”D:甲公司在某报纸上发布招标说明书答案:A8.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B: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C: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D: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答案:D9.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辐射作用B:激发作用C:裂变作用D:电离作用答案:D10.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B: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C: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D: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答案:D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B: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C: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D: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答案:D12.()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A:《孔雀东南飞》B:《古诗十九首》C:《玉台新咏》D:《诗品》答案:A13.甲将乙杀害,乙的继承人因已死亡而继承其财产,引起该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A:甲的事实行为B:乙的死亡C:乙的死亡和甲的违法行为D:甲的违法行为答案:B14.收藏家金某向画家李某购买了一幅画,金某在对该画享有展览权的同时,还对该画享有()。A:物权B:改编权C:抗辩权D:出租权答案:D15.下列店堂告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是()。A: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B:偷盗超市物品罚款十倍C:商店售出7日内包退包换D:干洗衣物损坏只退还干洗费答案:C16.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B:一方的婚前财产C: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D: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答案:D17.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第三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其代理行为()。A:效力待定B:无效C:可撤销D:有效答案:D18.陈某因病入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A:准法律行为B:偶然事实C:事件D:民事行为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