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历史精英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码涂黑。本项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在全世界的华人都公认自己是炎黄子孙,他们所共同景仰的“人文初祖”是()A.黄帝B.尧C.舜D.禹2.凡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改革都能加速旧制度的消亡和推进新制度的产生。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从根本上摧毁了西周以来分封制的基础()A.建立县制B.奖励耕战C.承认土地私有D.废除旧贵族特权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造型,取样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奥运开幕式的表演是用一个画卷轴贯穿全场,这都使人联想到改进了造纸术,为纸能普遍使用做出杰出贡献的()A.毕昇B.蔡伦C.张仲景D.祖冲之4.下列史实中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的是()①遣唐使来华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④郑和远航⑤玄奘西游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5.清朝前期,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更加巩固。其中设置台湾府和派驻藏大臣分别是在()A.1662年和1689年B.1684年和1727年C.1684年和1689年D.1662年和1727年6.人们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哀悼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戚继光C.邓世昌D.左宗棠7.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由此可看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B.开展工业革命C.发展资本主义D.实施维新变法8.1901年,一位《申报》记者目睹了《辛丑条约》的签订。他将相关报道消息传回报社能采用的最快方式是()A.乘飞机B.乘轮船C.乘火车D.发有线电报9.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指挥者是()A.李宗仁B.毛泽东C.彭德怀D.林彪10.下列一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统治结束,毛泽东欣然写下“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诗句,这座城市是()A.北平B.南京C.徐州D.沈阳11.很多人的姓名深深地打上他出生时期的历史烙印。下列姓名中,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是()A.张援朝B.李建国C.马文革D.王跃进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实现伟大的转折的思想基础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这路线的核心是A.实事求是B.四项基本原则C.发动和依靠群众D.改革开放13.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这三位人物是()A.孙中山、陈独秀、邓小平B.林则徐、陈独秀、邓小平C.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D.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1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15.下列省、区,不属于民族自治区域的是()A.内蒙B.西藏C.云南D.广西16.下列图片中,哪一幅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B.C.D.17.尼罗河流域的世界文明古国的人民,创造和使用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拼音文字18.下列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创作的是()A.《神曲》B.《蒙娜丽莎》C.《哈姆雷特》D.《最后的晚餐》19.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20.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B.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C.大大改变了社会面貌D.缩小了东西方的贫富差距21.罪恶的“三角贸易”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最早从事这一贸易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22.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革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B.都使本国逐步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都使本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23.飞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时速最快的交通工具,它的发明者是()A.爱迪生B.卡尔·本茨C.莱特兄弟D.史蒂芬孙24.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突出地反映了十月革命哪些方面的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④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⑤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③⑤B.①②C.②④D.①④2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变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