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力法全文篇一:电力法19951228(公布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1995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3.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那么第二章电力建设第三章电力消费与电网治理第四章电力供应与使用第五章电价与电费第六章农村电力建立和农业用电第七章电力设备保护第八章监督检查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那么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开展,维护电力投资者、运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平安运转,制定本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立、消费、供应和使用活动。第三条【投资来源】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开展。国家鼓舞、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消费企业。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那么。第四条【保护设备】电力设备受国家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备平安或者非法侵占、使用电能。第五条【环保】电力建立、消费、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纳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鼓舞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第六条【主管部门】国务院电力治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视治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视治理。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治理部门,负责电力事业的监视治理。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视治理。第七条【企业定位】电力建立企业、电力消费企业、电网运营企业依法实行自主运营、自负盈亏,并接受电力治理部门的监视。第八条【扶持地区】国家协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遥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电力事业。第九条【科技进步】国家鼓舞在电力建立、消费、供应和使用过程中,采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治理方法,对在研究、开发、采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治理方法等方面作出明显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电力建设第十条【开展规划】电力开展规划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制定,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计划。电力开展规划,应当表达合理利用能源、电源与电网配套开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那么。第十一条【电网规划】城市电网的建立与改造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划,安排变电设备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变电设备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第十二条【政策扶持】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支持、促进电力建立。地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电力开展规划,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开发电源,开展电力建立。第十三条【投资者权益】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构成的电力,享有法定权益。并网运转的,电力投资者有优先使用权;未并网的自备电厂,电力投资者自行支配使用。第十四条【工程合法】电力建立工程应当符合电力开展规划,符合国家电力产业政策。电力建立工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第十五条【配套工程】输变电工程、调度通讯自动化工程等电网配套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应当与发电工程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立、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第十六条【使用土地】电力建立工程使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依法征用土地的,应当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做好迁移居民的安置工作。电力建立应当贯彻实在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的原那么。地点人民政府对电力事业依法使用土地和迁移居民,应当予以支持和协助。第十七条【用水】地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电力企业为发电工程建立勘探水源和依法取水、用水。电力企业应当节援。第三章电力消费与电网治理第十八条【运转原那么】电力消费与电网运转应当遵照平安、优质、经济的原那么。电网运转应当连续、稳定,保证供电可靠性。第十九条【平安消费】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平安消费治理,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平安消费责任制度。电力企业应当对电力设备定期进展检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第二十条【燃料】发电燃料供应企业、运输企业和电力消费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或者合同商定供应、运输和接卸燃料。第二十一条【调度】电网运转实行统一调度、分级治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电网调度。第二十二条【并网】国家倡导电力消费企业与电网、电网与电网并网运转。具有独立法人资历的电力消费企业要求将消费的电力并网运转的,电网运营企业应当接受。并网运转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并网双方应当按照统一调度、分级治理和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那么,签订并网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网双方达不成协议的,由省级以上电力治理部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