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湖北省当阳市《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完整版及答案(名校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购买了乙的一辆二手车,甲付清了全部货款,乙让甲直接把车开走,二人还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开上此车回家的途中,不料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发生毁损。请问,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甲没有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此有权要求乙返还车款B:甲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应自己承担损失C:乙没有与甲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D: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答案:B2.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专任教师与招生人数比约为:A:33∶23B:1∶1.4C:1∶2D:3∶5答案:B3.老张去世,留下他的妻子照顾10岁的女儿,他还有两个兄弟,关于他遗产的继承叙述正确的是()。A:妻子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妻子继承一半,两兄弟各继承四分之一B:妻子、女儿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且继承份额相同C:因为女儿未成年,妻子是女儿的监护人,因此由妻子继承所有遗产D:妻子、女儿继承,女儿的继承份额可酌情增加答案: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是()。A:不可抗力B:权利人提出请求C:义务人同意履行D:权利人提起诉讼答案:A5.颜料的三原色是指:A:红黄蓝B:红黑白C:黑白黄D:红黄绿答案:A6.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茅盾B:鲁迅C:赵树理D:老舍答案:D7.根据《合同法》第167条的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此处的“分期付款”是指买受人将应付的总价款在一定期间内至少分()次向出卖人支付。A:五B:三C:四D:二答案:B8.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这四个城市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甲说:“我是广州人。”乙说:“我是上海人。”丙说:“我是深圳人。”丁说:“我不是深圳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A:无论谁说的是假话,都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B:如果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C:如果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D:如果丁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答案:C9.下列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不同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荣誉权具有专属性,名誉权具有普遍性B: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取得方式不同C: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客体内容不同D:与荣誉权不同,名誉权没有表明民事主体在社会中的信誉与评价答案:D10.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下列婚姻不属于无效婚姻的是()。A:丁今年20岁,与同龄的某女自小定亲,经算命今年是旺年,便结了婚B:甲在老家已与一女领结婚证,后出来打工,又与别人结婚C:乙无意中撞见了某女的秘密,便威胁她和自己结婚,否则便将秘密宣传出去,该女被迫与其结婚D:丙与姨家表妹青梅竹马,无奈家人不同意,两人便远走他乡,秘密结了婚答案:C11.下列行为中,属于民法上的代理行为的是()。A:公司董事长刘某以公司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B:售票员向旅客售票的行为C:传达室的王大爷将邮递员交其的信件送给收信人的行为D:小陈代替同事小孙招待小孙的朋友的行为答案:B12.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C: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答案:C13.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是()。A:杨某的遗嘱B:赵某与林某的专利许可使用协议C:张某与王某的领养合同D:李某与孙某的婚约答案:B14.甲从乙处购买一批货物,向乙支付1万元定金,现乙拒绝履行合同,甲有权要求乙返还定金()。A:4万元B:1万元C:3万元D:2万元答案:D15.小徐将10万元的定期存款单出质给小郭,借款8万元,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但小徐未按时交付存款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押合同生效,质权也生效B:质押合同成立,但未生效C:质押合同生效,但质权未生效D:质押合同不成立答案:C16.甲放羊为生,一日发现羊群中多了一只小羊,数日均无人来问津,甲遂将此羊卖给了邻村的乙,获利500元。后小羊的主人丙在乙的羊群中发现了小羊,要求乙返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应返还取得的不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