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思考随着国家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不断增加,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基层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就如何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提出以下思考,以作探讨。一、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现状及成效现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是。一是本级预算资金实行“乡财县管”。二是“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由乡镇政府直接对村进行考核分配。三是“以钱养事”资金实行合同管理,日常服务的人头经费及保险按劳务合同兑现。四是惠农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据实申报,专项办理、专款专用、“一卡通”直达个人账户。五是重点项目资金和“一事一议”奖扶资金按照项目“四制”要求和合同管理。六是村集体资金委托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代理监管。七是其他资金归口管理,即隶属关系属乡镇的由乡镇财政管理,属县直的由县直部门直接管理、乡镇财政监管。所有财政资金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以上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为抓手,加强了预算管理,理顺了分配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二是以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为手段,通过严格票据管理,从源头上规范了收入行为,遏制了乱收费。三是以资金管理为载体,认真执行“人员经费定时拨、公用经费季度拨、项目经费进度拨、应急经费及时拨”的管理要求,实现了镇村干部工资直达个人账户,惠农资金直达农户“一卡通”,社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项目资金直达劳务供应商,偿债资金直达债权人,有效避免了乡(镇)、村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确保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乡村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发展。四是以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加大财政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财政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提供体制制度保障。二、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目前,尽管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措施也得力有效。但由于涉及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门类较多,点多面广,工作复杂,财政所有时也鞭长莫及,监管很难到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认识上错位。部分财政所干部对于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管理还是花了心血,下了功夫,加强了管理。但对资金使用方向、用途、效益关心不够。普遍认为,财政所就是把上级拨付的各类资金按要求正确设置会计账簿、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拨款手续合法,不截留、不挤占、不套取,在本部门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至于资金出了财政“门”,钱干什么去了,是与已无关紧要的事,一拨了之。资金发挥效益如何,是否用到规定的项目、人员上,有无截留挪用套取等现象不得而之,认为监督管理是政府、项目资金的主管部门XX县区财政监督局的职责。(二)管理上失位。主要表现在项目资金上,因为项目资金立项申报基本是靠乡(镇)、村争取而来,虽然有严格的审批拨付程序,但资金核拨仍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导,财政所只是办理拨款手续而已。按照“项目跟着预算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责任跟着监督走”的要求执行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张冠李戴”,违规操作,致使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群众不能从中受益。有的项目甚至成了半拉子工程。这也说明财政所的建议权和参谋助手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到位。(三)监管上缺位。主要表现在到人到户的补贴资金发放方面。由于该项资金类别多,涉及面广,季节性强,加之财政所现有人员老化,事多人手少,难以按户据实调查,多以村、组干部填报数据为准,对于抛荒、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没有适时核调,客观上给动态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每当忙季,只能满足新数据录入,而对于数据的审核、更正、更新、纠偏则应接不暇,反应迟钝,导致有的新数据上了,旧的网络却保持原样,进而发生少数补贴有同名、同号的现象。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建议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确保乡镇财政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所,要结合实际,强化措施,逐步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不断在规范化、常态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细化办法,力求监管行为规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从完善制度、细化办法入手,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程序规范。一是规范本级预算资金管理。按照“乡财县管”的要求,实行预算统编、账户统设、资金统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规范流程,切实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二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村级财务“双代理”的要求,村级所有收入由财政所统一开具收据,将款项全部存入财政“农村代理资金专户”,实行用款按程序申请。严格实行民主理财的要求审核村级各项开支条据,规范村级“三资”监管代理。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