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恩氏蒸馏(zhēngliú)、实沸点蒸馏(zhēngliú)曲线一、恩氏蒸馏(zhēngliú)其测定过程如下:将100mL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zhēngliú)瓶中,按规定的加热速度进行加热。初馏点(InitialBoilingPoint,简称IBP):馏出的第一滴冷凝液的气相温度。10%、20%……90%馏出温度:馏出液达10ml、20ml、直至90ml时的气相温度。终馏点(EndPoint)或干点:气相温度所能达到的最高值。根据测得的馏程数据,以气相馏出温度(wēndù)为纵坐标,以馏出体积百分数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某一油品的蒸馏曲线。一般用蒸馏曲线(qūxiàn)的斜率来表示该油品的沸程的宽窄。一般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biǎozhēnɡ)其气化性能。油品平均沸点的定义如下:立方平均沸点Tcu(K):二、实沸点(fèidiǎn)蒸馏实沸点蒸馏测定过程:第一步常压蒸馏,切取从初馏点到200℃的各个馏分。第二步在残压为1.33KPa左右进行的减压蒸馏,切取200~395℃的各个馏分。第三步在残压为0.27KPa下不用精馏(jīnɡliú)柱的减压蒸馏,切取395~500℃的各个馏分,釜底的残液为500℃以上的减压渣油。将蒸馏过程中的气相馏出温度(wēndù)与相应的馏出物累计质量收率(m%)作图,即可得到实沸点蒸馏曲线。第二节平均(píngjūn)分子量一、平均(píngjūn)分子量的定义1、数均分子量2、重均分子量二、数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三、石油馏分平均(píngjūn)分子量的近似计算方法表3-2-1计算(jìsuàn)分子量经验公式中的常数与特性因数的关系中国石油大学针对我国原油提出了如下的计算(jìsuàn)平均分子量的经验公式:四、石油(shíyóu)及其馏分的数均分子量石油各馏分的数均分子量是随馏分的沸程的上升而增大的。当沸程相同时,石蜡基的原油如大庆(dàqìng)原油的数均分子量最大,中间基的原油如胜利原油次之,而环烷基的原油如辽河欢喜岭原油最小。表3-2-2石油各馏分的平均(píngjūn)分子量范围及与碳数的关系第三节密度(mìdù)和相对密度(mìdù)一、石油(shíyóu)及其油品的密度、相对密度及其测定方法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mìdù)为其标准密度(mìdù),表示为20。油品的相对密度(mìdù)是其密度(mìdù)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mìdù)之比值,没有单位。常用表示,在数值上等于t℃时油品的密度(mìdù)。我国常用的相对密度(mìdù)为,欧美各国则常用表示,二者之间可按下式进行换算:油品密度的测定方法二、液体油品相对密度(mìdù)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液体受压后,体积变化不是太大,因而通常压力对液体石油(shíyóu)产品的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很高的压力下油品的密度要受到压力的影响三、混合(hùnhé)油品的密度四、相对(xiāngduì)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比较各种烃类的相对密度:碳数相同而结构不同(bùtónɡ)的烃类,芳香烃>环烷烃>烷烃。同族烃类,随着碳数的增加:正构烷烃的相对密度增加正烷基环己烷的相对密度增加正烷基苯的相对密度减小烃类的相对密度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芳香烃的C-C的键长最短,其结构最为紧凑,环烷烃的结构与芳烃相比(xiānɡbǐ),其分子结构要松弛一些,烷烃分子的C-C键的键长最长,其分子结构最松弛。因而对于相同碳数的烃类而言,芳烃分子的体积最小,也就是说它的每个碳原子所占的体积最小,因而其相对(xiāngduì)密度最大,环烷烃的分子结构比烷烃也要紧凑些,因此其相对(xiāngduì)密度也比烷烃要大,烷烃分子的相对(xiāngduì)密度最小。进一步研究(yánjiū)表明,烃类的与其碳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烃类分子(fēnzǐ)的碳数与其相对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用下式表示:五、石油及其馏分(liúfèn)的相对密度馏份,℃比较不同原油的相对密度(mìdù):不同基属的原油的相同沸程的馏分环烷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石蜡基原油相同原油不同的馏分随沸点的升高相对密度(mìdù)随之增加。原因在于:环烷基的原油由于其芳烃含量较高,因而其相对密度较大,而石蜡基原油因烷烃含量较高,因此(yīncǐ)其相对密度较小。相同原油的馏分随着其沸点的升高,芳烃含量增加,而烷烃含量降低,因而其相对密度增加。六、特性(tèxìng)因数和相关指数化合物续表3-3-3烃类的特性(tèxìng)因数(K)与相关指数(BMCI)正构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7,环烷烃次之,为11~12,芳香烃最小,为10~11。正构烷烃的BMCI最小,基本为零,环烷烃次之,在50以下,芳香烃最大,在100以下。换言之,油品的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