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经济振兴计划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余杭经济开发区“三年振兴计划”誓师大会。这是在余杭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大会,是贯彻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一化带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12月4日,我们在这里召开了综合改革的动员大会,提出了要集全区之力对开发区进行一次综合改革。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月2日,开发区新的班子成员到位了。3月7日,我和姜军同志再次到开发区调研,听取了开发区班子在人员到位后的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我们认为开发区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同志,确实是按照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开发区的建设。刚才,沈昱同志代表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了非常振奋人心的表态发言,体现了余杭经济开发区新班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作风和大目标、大动作、大举措,希望余杭经济开发区和全区各有关部门切实组织好、宣传好、落实好。今后三年开发区振兴的目标已明确,计划已制定,战斗已打响,关键是要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落实。下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再讲三方面意见。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党的*以来,我国经济崛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龙行天下、世界关注。今天又喜逢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新一届国家领导机构已经产生,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中国经济又将迎来再一次的腾飞,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人生难得几回搏,今日不搏,更待何时。余杭经济开发区已经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可谓风雨兼程,历届党委、政府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去年,区委、区政府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对余杭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规划、用人、用工、分配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的决策。12月4日,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发区新班子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严格按照“综合改革、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工作上有新思路,行动上有新举措,面貌上有新气象。短短三个月来,开发区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做了大量并富有成效的工作,配好配强了干部队伍,人员调整已经基本到位。通过公开选拔,在全区范围内选调了6名区管干部,15名中层干部,并选配好一般干部,对分流人员进行了妥善安排。完成与原开发区、兴旺工业城以及周边街道的交接,实现了平稳交接。开发区新班子到位后,迅速摸清了原开发区规划发展、存量资源、征迁安置、企业发展、遗留问题等综合情况。加快托管23个村(社区)移交工作,确保了辖区群众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征地拆迁、服务企业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开门红。同时,开发区着眼长远发展,加快完善提升规划,制定了高标准的“三年振兴计划”,为实现跨越发展开了个好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委、区政府对开发区三个月来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对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充满信心。相信在全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发区全体干部同志的共同努力,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集聚的新高地、对外开放的大窗口、城市化战略的主战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必将成为引领“工业强区”战略新征程的新航母、主力军。二、明确目标,使命崇高余杭经济开发区应该成为余杭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创新的阵地、现代工业的高地、宜居城市的XX县区。开发区提出的“三年振兴计划”,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路新、目标高、举措实。思路新。“三年振兴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很清晰、有新意。开发区提出,要以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一化带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临平副城为依托,以现代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增长点,以商贸服务业为补充,以“拆、建、引、管”四字方针为抓手,努力把余杭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富有活力、适宜居住的副城XX县区。目标高。开发区自加压力,确定了“3818”的高目标。到2010年,余杭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80亿元,税收18亿元;确保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实到内资在2007年基数上翻一番,力争3年累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到内资88亿人民币。力争三年内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措施实。“三年振兴计划”围绕三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具体举措,即实施主动出击招商,实现三大突破;做好规划修编,优化产业布局;抓好撤村建居,推进社区发展;推进区域做地,拓宽发展空间;实行分类管理,夯实经济支撑;优化园区环境,提升形象品位;实施管养分离,提高城管水平;关注民主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抓好社会稳定,打造平安XX县区;狠抓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团队等十大举措,强化空间保障、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