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心得《教育的经济价值》1982《小学数学》2010HYPERLINK"http://www.hudong.com/wiki/%E6%95%99%E8%82%B2%E7%9A%84%E7%BB%8F%E6%B5%8E%E4%BB%B7%E5%80%BC"\l"#"\t"_self"HYPERLINK"javascript:void(0)"作者在序中指出,教育经济学乃是一个新兴的科学领域。作者在1956—1957年,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当时使他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他用以测量资本和劳动的各种概念,对于解释历来生产的增长问题并不适用,通过研究,使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好多美国人把大量资本用于人力投资。舒尔茨认为,这种人力投资对经济增长正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关键性投资在于教育。舒尔茨认为,人们的大部分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儿童初入学校就能获得的。这些后天获得的能力,大得足以彻底改变通常用来衡量储蓄的标准和当前资本形成的过程,它还足以改变工资和薪金的结构以及劳动收入和财产收益的比率。在经济发展方面,在工资和薪金结构方面,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能认真考虑人力资本投资,那么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在“第一章教育的经济成份”中,作者认为教育的某些属性可以用经济的观点来加以说明,教育的经济知识在制定国家和私人的教育决策中确实起了应有的作用。其中对于资源的分配问题,作者认为,就国家整体而言,这个问题本身要求我们从全局高度来看待教育,从经济效率角度来检查上述决策是否有效,要看用于教育事业的资源,分配得是否合适,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应以保持教育事业质量达到最佳程度为宜。在第二章“教育费用”中,舒尔茨认为,拿教育费用的全面概念来研究学校教育费用,好处甚多,研究人员长期感到困惑不解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会迎刃而解。舒尔茨认为,用以往的“HYPERLINK"javascript:linkredwin('学校经费');"\o"学校经费"\t""学校经费”这个概念来确定教育的全部费用是不够妥当的。他主张拿教育费用的全面概念来进行研究,这个概念即指学校教育的“全部要素费用”。这种费用,除包括学费和其他明显的支出外,还包括由就学儿童家长缴纳的地方学校税,包括由家长对儿童就学的社区学校的馈赠和偶而有家长把加入公司股份的“放弃利润”拨给儿童所在学校的捐款;大多数中等和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在他们完成初等教育以前已经能够谋生或谋得职业,这样,学生求学时期就存在一个机会成本,其数额等于学生放弃的收入。人们已经注意到,在教育方面有许多困惑不解的问题,而放弃的收入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合理的解释。在第三章“教育的经济价值”中,作者首先从教育机构的职能阐述了教育的经济价值:(1)科学研究的职能,带来知识进步和经济增长;(2)发现并培养有才能的人,这种投资与为勘探地下宝藏必须付出费用颇相类似。(3)学校教育增进人们的能力以适应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就业机会的变化,成为促成各种职业适应和空间适应的机动性的源泉。(4)即便是所有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消费,教师也还是必需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也应进行人力资源投资。(5)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职能之一应该满足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具有高等知识技能人才的需要。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提出了14个有待商榷的问题,这是当时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并不影响舒尔茨阐述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贡献,并且对人们用经济学观点去进一步研究教育问题更有所启迪。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上课,那如何上好课使学生有所获,又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现就将我读这本书的一点点的感悟一一道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的素质是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的培养的。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平时都会抱怨自己是教数学的,因为没有感情的释放,课堂上就是那些干瘪瘪的公式,定律,规则。教育是有经济的价值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我们必须清楚如果我们上着乏味的课,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我们的课呢?数学课应该改给学生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小学数学》一书中教给我们可以突出延展点,注重情境的问题性。创设数学问题的情境,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问题意识,引领学生进入愤非状态,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失衡,引发问题的冲突和矛盾,进而通过探究主动建构。关注生长点,注重情境的挑战性。联系落脚点,突出情境的现实性。落实思考点,突出情境的开放性。练习题如何设计更有效这也是达成课堂高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陷入了深思状态:我平日的练习题都是做书中给出的习题,要么就是从教参书中给学生随便抄几题,根本没想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