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投资指标:=1\*GB3①固定资产投资指标=2\*GB3②外商投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数据今年1至4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9.25%自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25%的较高水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然而,这一态势从去年5月开始发生改变。在触及25.8%的年内高位后,投资增速一路下滑,到去年底已降至23.8%。今年以来,国内投资继续放缓。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只有33.4%,较去年全年大降2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上升24.4个百分点至76%。在我国的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是最重要的三块。而前两者目前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制造业企业一季度盈利下滑,且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没能力投、没地方投的矛盾显现。房地产投资方面,在调控政策不放松、部分房企现金流紧张的局面下,消化库存才是当前的趋势。从国家发改委的项目审批和各地陆续公布的项目开工情况看,本轮投资的定向性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十二五”已经规划好的项目。比如铁路,中央政府已强调要落实今年5000亿元的铁路投资,争取建成一批重大项目,而各地也陆续传出铁路复工的消息。受此影响,4月下旬生产高铁扣件的晋亿实业股价一度上升逾50%。二是中西部区域。仅在5月8日,发改委就批准了重庆、黑龙江抚远、新疆石河子和甘肃庆阳的机场新建、扩建工程。统计也显示,今年前4月,中西部的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5.9%和25%,高出东部地区7.1个和6.2个百分点。三是与民生相关的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3月底以来,发改委陆续批准了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报告。而水利建设在得到土地出让金的支持后,目前投资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政府投资固然有一定的逆周期作用,但其局限性也相当明显。特别考虑到今年以来,很多区域的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对投资能力形成了制约。因此,投资的真正重心仍在于民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首先要确保其有钱可投,结构性减税是其中重要一环。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虽然我国的结构性减税项目不少,但并没有一个规模的限定。他指出,如果将今年财政赤字的一半用于支撑结构性减税,那么,减税的最低规模将达5000亿元左右。最后是部分资源品的价格改革。民间投资,最终要追求一定的合理回报。而我国的不少公用事业领域,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近期这些领域陆续进行价格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不是涨价,而是建立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三、2012年FDI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商务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26亿美元,同比下降0.90%。1-2月,FDI累计177.23亿美元,同比下降0.56%。,今年我国利用外资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从FDI结构来看,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较快,达3.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同期,制造业和服务业FDI则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0.10%和3.51%。从区域看,亚洲地区及美国对华投资保持上升势头。1-2月,亚洲十国/地区(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和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53.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同期,美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25亿美元,同比增长0.87%,特别是在1月,美国对我国投资同比增长29.05%,一改此前数月下降的势头。而欧盟27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9.06亿美元,同比降幅为33.32%。今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放缓,全球直接投资总量增长乏力。从国内看,外需疲弱、部分企业融资困难、局部用工矛盾突出、企业经营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并存,外商直接投资稳规模、调结构的压力将会加大。与吸收外资接连下降相反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则增长强劲。数据显示,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70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4.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1%。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抑制过热的投资,因为投资是税收的减函数,税收高了,投资就会少,另一方面,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投资少了,消费就上去了。所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结构调整和推进科技进步力度,并将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与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把防范通货紧缩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